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脑外伤的概述 | 第8页 |
1.2 昏迷的主要发病机制 | 第8-9页 |
1.3 Orexin-A及OX1R对睡眠-觉醒的影响 | 第9页 |
1.4 迷走神经电刺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22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1-14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1-12页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12-13页 |
2.1.3 主要试剂配方 | 第13-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22页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4页 |
2.2.2 建立脑外伤后昏迷动物模型 | 第14-15页 |
2.2.3 侧脑室注射 | 第15页 |
2.2.4 迷走神经电刺激方法 | 第15-16页 |
2.2.5 组织蛋白提取 | 第16页 |
2.2.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前额叶皮层orexin-A表达变化 | 第16-18页 |
2.2.7 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前额叶皮层的OXIR表达 | 第18-19页 |
2.2.8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前额叶皮层的OXIR表达 | 第19-21页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26页 |
3.1 大鼠的行为学变化 | 第22-23页 |
3.2 ELISA分析 | 第23-24页 |
3.3 Western-blot分析 | 第24-25页 |
3.4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第25-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30页 |
4.1 VNS与昏迷促醒 | 第26页 |
4.2 Orexins与昏迷/觉醒 | 第26-28页 |
4.3 VNS促醒作用机制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5.1 结论 | 第30页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7页 |
综述 | 第37-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