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人体通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无线人体通信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无线人体通信技术的应用第12页
   ·研究现状第12-24页
     ·无线人体通信信道建模研究现状第13-15页
       ·理论模型第13-14页
       ·实物模型第14-15页
     ·无线人体通信信号耦合研究现状第15-16页
     ·无线人体通信信道特性研究现状第16-17页
     ·无线人体通信天线研究现状第17-19页
       ·纺织品基底天线研究现状第18页
       ·普通基底天线研究现状第18-19页
     ·无线人体通信收发机系统研究现状第19-23页
     ·研究现状总结第23-24页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24-25页
   ·本论文结构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5页
第二章 无线人体通信的信号耦合第35-48页
   ·人体组织的电磁特性第35-39页
   ·信号耦合第39-45页
     ·容性耦合第40-43页
     ·电流耦合第43-44页
     ·天线耦合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电光检测技术理论第48-67页
   ·晶体光学基本理论第48-51页
   ·电光效应基本理论第51-54页
   ·PMN-PT电光陶瓷的基本特性第54-56页
     ·PMN-PT的基本性质第54-55页
     ·PMN-PT透明电光陶瓷的基本性质第55-56页
   ·基于PMN-PT电光陶瓷的电光检测技术原理第56-59页
   ·PMN-PT透明电光陶瓷的二次电光效应分析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四章 无线人体通信模型与信道特性研究第67-82页
   ·无线人体通信系统构成第67-68页
   ·无线人体通信信道仿真模型结构第68-70页
   ·单人无线人体通信信道特性第70-78页
     ·载波频率对无线人体通信的影响第70-71页
     ·发射机信号电极和人体表面距离(H)对无线人体通信的影响第71-72页
     ·收发机结构对无线人体通信的影响第72-74页
     ·无线人体通信电场传输方式研究第74-75页
     ·收发机接地电极对无线人体通信的影响第75-78页
   ·双人无线人体通信信道特性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第五章 基于二次电光效应PMN-PT电光陶瓷的信号检测第82-105页
   ·实验原理及装置第82-83页
   ·直流电场调制第83-87页
   ·直流电场偏置作用下的交流响应第87-94页
     ·交流频响第87-88页
     ·压电谐振第88-91页
     ·压电谐振理论分析第91-92页
     ·输入输出交流信号关系第92-94页
   ·交流电场偏置作用下的直流响应第94-98页
   ·基于PMN-PT电光陶瓷的信号检测第98-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第六章 无线人体通信中的天线第105-126页
   ·无线人体通信系统构成第105-107页
   ·无线人体通信天线性质第107-108页
   ·无线人体通信天线的选择第108-110页
     ·微带天线第108-109页
     ·缝隙天线第109页
     ·螺旋天线第109页
     ·介质谐振器天线第109-110页
   ·无线人体通信天线设计第110-122页
     ·无线人体通信中的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第110-117页
       ·顶馈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第110-113页
       ·侧馈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第113-117页
     ·无线人体通信中的侧馈立方体介质谐振器天线第117-120页
       ·侧馈立方体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结构第117-118页
       ·侧馈立方体介质谐振器天线的仿真与讨论第118-120页
     ·无线人体通信中的频率可调谐介质谐振器天线第120-122页
       ·频率可调谐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第120-121页
       ·频率可调谐介质谐振器天线的仿真与讨论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126-127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GHz微波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IL-6诱导的GC源性B-NHL细胞重分化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