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发生学视角的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项目资助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1 发生学及城市形态发生学相关研究第14页
        1.2.2 水适应性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3 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研究第15-17页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框架第18页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的内涵第19-31页
    2.1 聚落与水适应性概念第19-23页
        2.1.1 聚落的起源与贾让“治河三策”第19-21页
        2.1.2 传统聚落的内涵延展第21-22页
        2.1.3 水适应性景观与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第22-23页
    2.2 传统聚落营建中的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第23-25页
        2.2.1 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网的融合第24页
        2.2.2 居高与临水的辩证关系第24-25页
        2.2.3 工程措施的多功能性和多样化第25页
    2.3 水适应性城乡发展思想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第25-31页
        2.3.1 落实水生态基础设施并构建天然海绵体第26-28页
        2.3.2 以规划为先导的非工程措施第28-29页
        2.3.3 多重目标下的多样性技术选择第29-31页
第3章 区域水文条件对台儿庄聚落发育的影响第31-40页
    3.1 黄河水患与运河改道第32-35页
        3.1.1 周边区域黄河水患第32-33页
        3.1.2 运河改道与泇运河的开凿第33-35页
    3.2 泇运河与南四湖第35-38页
        3.2.1 泇运河选线的科学性第35-37页
        3.2.2 南四湖水柜的形成第37-38页
    3.3 水适应性对聚落发育演变的影响第38-40页
第4章 基于水灾害防护与水资源约束的台儿庄空间格局演变第40-51页
    4.1 基于防洪需求的空间格局第40-43页
        4.1.1 聚落高程格局第40-42页
        4.1.2 多重防护的城墙与城壕格局第42-43页
    4.2 水资源约束背景下的格局演变第43-45页
        4.2.1 运河改道对台儿庄周边区域的水资源约束第43-44页
        4.2.2 水资源约束对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第44-45页
    4.3 古城水系空间格局第45-51页
        4.3.1 运河第45-47页
        4.3.2 汪塘第47-48页
        4.3.3 水巷与水渠第48-49页
        4.3.4 特征及形成原因第49-51页
第5章 台儿庄古城恢复重建及对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的影响第51-62页
    5.1 古城的水文状况和主要问题分析第51页
    5.2 古城水系改建与调整第51-54页
        5.2.1 水系调整方案第52-54页
        5.2.2 水利设施分布第54页
    5.3 古城防洪与竖向规划第54-55页
        5.3.1 防洪工程第54-55页
        5.3.2 竖向设计第55页
    5.4 驳岸与码头景观设计第55-59页
        5.4.1 大运河驳岸景观设计第55页
        5.4.2 汪塘、水巷与水渠驳岸景观设计第55-58页
        5.4.3 码头景观设计第58-59页
    5.5 古城水适应性格局保护的经验与反思第59-62页
        5.5.1 保护延续与更新发展第59-60页
        5.5.2 重建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反思第60-62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2-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2页
    6.2 反思与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CBs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及去除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带传统空间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