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诚信缺失是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 第8-9页 |
1.1.2 市场中各主体竞争行为的形成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关于国外招投标理论研究 | 第10页 |
1.2.2 国内的招投标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招投标制度研究 | 第11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 | 第11-12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4.1 法律环境 | 第12页 |
1.4.2 招投标 | 第12页 |
1.4.3 诚信体系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依据和主要方法 | 第13-16页 |
1.5.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5.3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5.4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5-16页 |
1.5.5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6页 |
1.6 论文的特色与主要结论 | 第16-17页 |
2 市场经济与建设市场 | 第17-21页 |
2.1 市场经济 | 第17-18页 |
2.1.1 市场经济定义 | 第17页 |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17-18页 |
2.1.3 我国的市场经济现状 | 第18页 |
2.2 建筑市场 | 第18-19页 |
2.2.1 建筑市场相关主体、客体 | 第18-19页 |
2.2.2 我国建筑市场规则 | 第19页 |
2.3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市场 | 第19-21页 |
3 建设市场与招投标行为 | 第21-27页 |
3.1 我国建筑市场中招投标行为的形成过程 | 第21-23页 |
3.1.1 试行推广阶段 | 第21-22页 |
3.1.2 全面执行阶段 | 第22页 |
3.1.3 招标投标活动的法律地位确定阶段 | 第22页 |
3.1.4 法制管理及进一步改革探索阶段 | 第22-23页 |
3.2 建筑市场中的招投标行为 | 第23-27页 |
3.2.1 成熟的建筑市场中的招投标行为 | 第23-24页 |
3.2.2 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中的招投标行为现状和一些现象 | 第24-27页 |
4 提高建筑市场的市场主体诚信水平的若干措施建议 | 第27-30页 |
4.1 导致现在建筑市场主体产生诸多失信行为的原因 | 第27-28页 |
4.2 提高市场主体诚信水平意义 | 第28页 |
4.3 提高市场主体诚信水平建议和措施 | 第28-30页 |
4.3.1 制定统一的诚信标准体系 | 第28页 |
4.3.2 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发布平台 | 第28-29页 |
4.3.3 加强对建筑市场各主体的诚信教育 | 第29页 |
4.3.4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 第29-30页 |
5 强化招标投标文件与合同的约束力的若干建议 | 第30-34页 |
5.1 建设工程合同与招投标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0-31页 |
5.1.1 招标是订立合同的要约邀请行为 | 第30页 |
5.1.2 投标是订立合同的准承诺 | 第30页 |
5.1.3 定标是对准承诺进行择优选定后的正式承诺 | 第30-31页 |
5.2 招投标文件与建设工程合同的经济法律关系 | 第31-32页 |
5.3 强化招标投标文件与合同约束力的措施 | 第32-34页 |
6 完善建设市场法律环境的若干建议 | 第34-43页 |
6.1 完善建设市场法律环境和监管机制 | 第34-36页 |
6.1.1 完善建设市场法律环境的意义 | 第34页 |
6.1.2 建筑市场法律环境的定义 | 第34页 |
6.1.3 完善的法制环境和监管机制的方法 | 第34-36页 |
6.2 完善现有建筑市场招投标行为的建议 | 第36-43页 |
6.2.1 加强需求论证 | 第36-39页 |
6.2.2 对结果验收加强监督管理 | 第39-40页 |
6.2.3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招投标中防止腐败的发生 | 第40-43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附录1:对招投标行为调查研究提纲 | 第44页 |
附录2:建筑市场中招投标行为相关问题的访谈提纲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