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1-3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 第11-12页 |
1.3 血清白蛋白 | 第12-14页 |
1.4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22页 |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14-15页 |
1.4.2 荧光光谱法 | 第15-18页 |
1.4.3 圆二色光谱法 | 第18-19页 |
1.4.4 红外光谱法 | 第19-20页 |
1.4.5 核磁共振波谱法 | 第20页 |
1.4.6 电化学分析法 | 第20-21页 |
1.4.7 色谱分析法 | 第21页 |
1.4.8 其他方法 | 第21-22页 |
1.5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 第22-28页 |
1.5.1 荧光猝灭机理分析 | 第22-23页 |
1.5.2 结合部位的确定 | 第23-24页 |
1.5.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第24-26页 |
1.5.4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26页 |
1.5.5 结合距离的确定 | 第26-27页 |
1.5.6 药物小分子对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27-28页 |
1.5.7 影响结合反应的因素 | 第28页 |
1.6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第28-31页 |
第2章 头孢克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第31-47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页 |
2.2.2 试剂及配制 | 第32-33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2.3.1 实验参数的优化 | 第33-37页 |
2.3.2 头孢克肟与BSA之间的作用 | 第37-38页 |
2.3.3 头孢克肟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 第38-39页 |
2.3.4 荧光猝灭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2.3.5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2.3.6 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的确定 | 第41页 |
2.3.7 结合作用距离的确定 | 第41-42页 |
2.3.8 头孢克肟对BSA构象的影响 | 第42-46页 |
2.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环境样品中微生物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 第47-59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供试土样 | 第48页 |
3.2.2 供试试剂 | 第48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48-49页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页 |
3.2.5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3.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9-5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50页 |
3.3.2 实验参数优化 | 第50-55页 |
3.3.3 分析性能 | 第55-56页 |
3.3.4 土壤样品的微生物活性测定及回收率 | 第56-57页 |
3.3.5 土壤样品的微生物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 | 第57-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在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