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 1.2 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4 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 2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及模型验证 | 第19-37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ABAQUS 有限元软件 | 第19-20页 |
| 2.3 非线性有限元 | 第20-23页 |
| 2.3.1 材料非线性 | 第20-22页 |
| 2.3.2 几何非线性 | 第22-23页 |
| 2.4 ABAQU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9页 |
| 2.4.1 试件的几何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23-27页 |
| 2.4.2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 2.4.3 接触问题 | 第28页 |
| 2.4.4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第28-29页 |
| 2.4.5 求解设置 | 第29页 |
| 2.5 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29-34页 |
| 2.5.1 剪切型试件有限元及试验结果对比 | 第30-32页 |
| 2.5.2 弯曲型试件有限元及试验结果对比 | 第32-34页 |
| 2.5.3 剪切型试件与弯曲型试件试验受力性能对比 | 第3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 3 高强钢组合单层单跨 K 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第37-69页 |
| 3.1 Base 试件模型 | 第37-39页 |
| 3.1.1 Base 试件的几何尺寸及有限元模型 | 第37-38页 |
| 3.1.2 网格划分 | 第38-39页 |
| 3.1.3 加载方案 | 第39页 |
| 3.1.4 破坏准则 | 第39页 |
| 3.2 Base 试件有限元计算分析及结果 | 第39-44页 |
| 3.2.1 单调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曲线 | 第40页 |
| 3.2.2 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40-41页 |
| 3.2.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41页 |
| 3.2.4 延性系数 | 第41-43页 |
| 3.2.5 耗能机理 | 第43-44页 |
| 3.3 A 系列材料组合试件 | 第44-48页 |
| 3.3.1 单调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曲线 | 第44-45页 |
| 3.3.2 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45-46页 |
| 3.3.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46-47页 |
| 3.3.4 延性系数 | 第47页 |
| 3.3.5 耗能系数 | 第47-48页 |
| 3.4 B 系列耗能梁段长度试件 | 第48-55页 |
| 3.4.1 单调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曲线 | 第48-49页 |
| 3.4.2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49-50页 |
| 3.4.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50-51页 |
| 3.4.4 延性系数 | 第51-52页 |
| 3.4.5 耗能系数 | 第52页 |
| 3.4.6 剪切型试件与弯曲屈服型试件耗能梁段应力比较 | 第52-55页 |
| 3.5 C 系列耗能梁腹板厚度变化试件 | 第55-59页 |
| 3.5.1 单调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曲线 | 第55-56页 |
| 3.5.2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56-57页 |
| 3.5.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57页 |
| 3.5.4 延性系数 | 第57-58页 |
| 3.5.5 耗能系数 | 第58-59页 |
| 3.6 D 系列高跨比变化试件 | 第59-63页 |
| 3.6.1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 | 第59-60页 |
| 3.6.2 循环荷载作用下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60-61页 |
| 3.6.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61-62页 |
| 3.6.4 延性系数 | 第62页 |
| 3.6.5 耗能系数 | 第62-63页 |
| 3.7 E 系列加劲肋间距变化试件 | 第63-68页 |
| 3.7.1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 | 第63-64页 |
| 3.7.2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及骨架曲线 | 第64-65页 |
| 3.7.3 刚度位移关系曲线 | 第65页 |
| 3.7.4 延性系数 | 第65-66页 |
| 3.7.5 耗能系数 | 第66页 |
| 3.7.6 加劲肋设置对耗能梁段应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9-73页 |
| 4.1 结论 | 第69-70页 |
| 4.2 后继工作及展望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