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9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二) 学界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三) 论文基本思路与架构 | 第17页 |
| (四)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7-19页 |
| 一、和谐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第19-23页 |
| (一) 和谐文化一般内涵 | 第19-20页 |
| 1. 文化是人类创造物 | 第19-20页 |
| 2. 和谐文化是文化存在的良性状态 | 第20页 |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解析 | 第20-23页 |
| 1.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 第20-21页 |
|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 | 第21页 |
| 3. 体现传统性、突出时代性 | 第21-22页 |
| 4. 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 | 第22-23页 |
| 二、和谐文化的传统溯源 | 第23-29页 |
| (一)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观 | 第23-25页 |
| (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观 | 第25-26页 |
| (三) 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观 | 第26-29页 |
| 三、和谐文化的现代内涵 | 第29-39页 |
| (一)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代阐释 | 第29-31页 |
| 1. 先进性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首要特征 | 第29-30页 |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 | 第30-31页 |
| 3.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 第31页 |
| (二)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传统文化和谐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 第31-37页 |
| 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传统文化和谐因子的区别 | 第31-35页 |
|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传统文化和谐因子的联系 | 第35-37页 |
| (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传统和谐与现代文明的高度统一 | 第37-39页 |
| 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 第39-43页 |
| (一)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 第39-40页 |
| 1. 和谐文化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 | 第39页 |
| 2. 和谐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的保证 | 第39-40页 |
| 3. 和谐文化是协调人与人和谐的基本力量 | 第40页 |
| (二)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 第40-41页 |
| 1. 树立和谐理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 第40页 |
| 2. 承继传统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深层助力 | 第40-41页 |
| 3. 完善教育体系,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保障 | 第41页 |
| (三) 实现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