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特殊地表地震激发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结果及认识 | 第14-16页 |
第2章 西部地区特殊地表模型 | 第16-21页 |
2.1 黄土塬(以延川南为例) | 第16-18页 |
2.2 沙漠(以玉北地区为例) | 第18-19页 |
2.3 西南山地(以南川地区为例) | 第19-21页 |
第3章 西部地区特殊地表正演模拟分析 | 第21-42页 |
3.1 射线追踪法正演原理 | 第21-24页 |
3.2 波动方程正演原理 | 第24-26页 |
3.3 特殊地表正演模型建立 | 第26-29页 |
3.4 正演模拟效果分析 | 第29-42页 |
第4章 不同激发深度及组合井对激发效果的影响 | 第42-52页 |
4.1 激发深度的影响 | 第42-50页 |
4.1.1 常见激发岩性及其参数 | 第42-43页 |
4.1.2 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第43-47页 |
4.1.3 地震信号在地层中传播的吸收衰减分析 | 第47-48页 |
4.1.4 虚反射 | 第48-50页 |
4.2 组合井激发 | 第50-52页 |
第5章 炸药震源爆炸机理及选择因素 | 第52-62页 |
5.1 炸药爆炸基本原理 | 第52-58页 |
5.1.1 炸药性能的主要参数 | 第52-54页 |
5.1.2 炸药爆炸物理过程及各项参数计算 | 第54-58页 |
5.2 炸药震源类型及药量选择 | 第58-62页 |
5.2.1 药柱与围岩耦合性 | 第58-60页 |
5.2.3 延迟爆炸技术 | 第60-62页 |
第6章 实际资料分析 | 第62-86页 |
6.1 黄土塬激发试验 | 第62-73页 |
6.2 沙漠激发试验 | 第73-78页 |
6.3 西南山地激发试验 | 第78-84页 |
6.4 试验总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