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第9页 |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有效教学的概述 | 第13-19页 |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 第13-16页 |
(一) “教学”的内涵 | 第13页 |
(二) “有效教学”的内涵 | 第13-14页 |
(三) 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14-16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其特征 | 第16-19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涵义 | 第16-17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经济生活》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19-25页 |
一、《经济生活》课堂教学的调查概况 | 第19页 |
(一) 调查的背景 | 第19页 |
(二) 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 第19页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问题分析 | 第19-25页 |
(一) 教学“三维目标”被割裂 | 第21-22页 |
(二) 教学资源被泛化 | 第22-23页 |
(三) 课堂活动的形式重于内容 | 第23-24页 |
(四) 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脱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经济生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 第25-33页 |
一、整合《经济生活》的教学三维目标 | 第25-26页 |
(一) 合理制定《经济生活》的三维目标 | 第25页 |
(二) 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经济生活》的三维目标 | 第25-26页 |
(三) 在情感体验中实现《经济生活》的三维目标 | 第26页 |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经济生活》的课程资源 | 第26-28页 |
(一) 用好《经济生活》的教科书 | 第26-27页 |
(二) 开发生活中的经济课程资源 | 第27页 |
(三) 开发本土的经济课程资源 | 第27-28页 |
三、优化《经济生活》的课堂活动 | 第28-30页 |
(一) 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 | 第28页 |
(二) 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 第28-29页 |
(三) 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 | 第29-30页 |
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 第30-33页 |
(一) 依据学情精心预设 | 第30-31页 |
(二) 在合作探究中灵活生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