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 | 第10-16页 |
1.1.1 植物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 第10-11页 |
1.1.2 植物CMS相关基因 | 第11-12页 |
1.1.3 植物CMS发生的分子基础 | 第12-13页 |
1.1.4 红麻CMS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1.5 转录组在研究基因差异表达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 RNAi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1.2.1 RNAi的历史背景 | 第16-17页 |
1.2.2 RNAi机制 | 第17-18页 |
1.2.3 RNAi干扰载体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材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主要试剂和酶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9页 |
2.2.1 红麻核酸的提取 | 第24-25页 |
2.2.2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 第25-26页 |
2.2.3 PCR筛选并克隆全长及RT-PCR鉴定 | 第26-31页 |
2.2.4 载体的构建 | 第31-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8页 |
3.1 DNA、RNA以及cDNA的检测 | 第39-40页 |
3.1.1 DNA、RNA样品的质量 | 第39-40页 |
3.1.2 cDNA的质量 | 第40页 |
3.2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 第40-48页 |
3.2.1 高通量测序结果 | 第40-42页 |
3.2.2 搜索BLASTX比对分析 | 第42-43页 |
3.2.3 COG分析 | 第43-44页 |
3.2.4 DGEs分析 | 第44-45页 |
3.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第45-48页 |
3.2.6 SF3基因的选定 | 第48页 |
3.3 SF3基因的PCR检测及全长的克隆 | 第48-50页 |
3.4 RT-PCR | 第50页 |
3.5 SF3基因双元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50-57页 |
3.5.1 SF3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50-52页 |
3.5.2 双元RNAi干扰载体pART27-pK-RNAi-F+R的构建 | 第52-56页 |
3.5.3 正义表达载体PBI121-SF3的构建 | 第56-57页 |
3.6 农杆菌介导的转烟草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60页 |
4.1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58页 |
4.2 SF3基因在红麻不同时期花药中表达量的分析 | 第58-59页 |
4.3 双元RNAi干扰载体pART27-pKANNIBAL-F+R的构建 | 第59-60页 |
4.4 正义表达载体PBI121-SF3的构建 | 第60页 |
4.5 SF3基因的转烟草 | 第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6 创新点 | 第61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表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