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容器保护装置研发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力电容器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继电保护的发展和趋势 | 第11-15页 |
1.3.1 继电保护的发展 | 第11-13页 |
1.3.2 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3 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算法 | 第14页 |
1.3.4 继电保护实验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力电容器继电保护原理 | 第17-36页 |
2.1 电力电容器的内部结构 | 第17-20页 |
2.1.1 外熔断器保护 | 第17-18页 |
2.1.2 内熔丝保护 | 第18-19页 |
2.1.3 无熔丝保护 | 第19-20页 |
2.2 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 | 第20-21页 |
2.2.1 故障类型 | 第20-21页 |
2.2.2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配置 | 第21页 |
2.3 电力电容器保护原理及参数设定 | 第21-30页 |
2.3.1 电容器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 第21-22页 |
2.3.2 电容器过负荷保护 | 第22-23页 |
2.3.3 电容器过电压保护 | 第23页 |
2.3.4 电容器低电压保护 | 第23页 |
2.3.5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 第23-25页 |
2.3.6 相电压差动保护 | 第25-27页 |
2.3.7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 第27-28页 |
2.3.8 桥差电流保护 | 第28-30页 |
2.4 电力系统故障仿真 | 第30-35页 |
2.4.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30页 |
2.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2.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硬件设计 | 第36-42页 |
3.1 DSP介绍 | 第36页 |
3.2 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 | 第36-37页 |
3.3 微机保护核心板的设计 | 第37-41页 |
3.3.1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3.3.2 调理电路 | 第39页 |
3.3.3 外部RAM设计 | 第39-40页 |
3.3.4 开关量模块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软件 | 第42-53页 |
4.1 DSP的开发环境 | 第42-44页 |
4.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4-47页 |
4.3 保护算法 | 第47-51页 |
4.3.1 傅氏算法 | 第48-49页 |
4.3.2 采样值的曲线拟合 | 第49-51页 |
4.4 电容器保护程序流程图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电力电容器保护实验研究 | 第53-62页 |
5.1 RT-LAB实时仿真实验平台 | 第53-56页 |
5.2 实验设备布置 | 第56-57页 |
5.3 样机实验 | 第57-61页 |
5.3.1 电流速断保护 | 第58页 |
5.3.2 低电压保护 | 第58-59页 |
5.3.3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 第59-60页 |
5.3.4 桥差电流保护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