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本文使用的主要符号及其单位 | 第9-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18页 |
1.2 航空整体结构件的制造现状 | 第18-23页 |
1.2.1 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因素分析 | 第18-20页 |
1.2.2 航空铝合金预拉伸板材 | 第20-21页 |
1.2.3 整体结构件切削加工的现代技术—高速切削加工 | 第21-23页 |
1.3 有限元在切削加工模拟方面的应用 | 第23-26页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26-30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4.4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27-30页 |
第一部分 航空整体结构件毛坯残余应力的研究 | 第30-58页 |
第二章 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30-38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残余应力引起变形的理论计算模型 | 第31-32页 |
2.3 变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32-37页 |
2.3.1 有限元模型 | 第32-33页 |
2.3.2 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第33-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铝合金板材淬火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生成与试验研究 | 第38-50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淬火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3.2.1 淬火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 | 第39页 |
3.2.2 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3.3 淬火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40-47页 |
3.3.1 热处理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40页 |
3.3.2 淬火过程中的热弹塑性问题 | 第40-43页 |
3.3.3 隔框毛坯淬火的有限元模拟 | 第43-47页 |
3.3.4 隔框加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47页 |
3.4 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试验验证 | 第47-49页 |
3.4.1 热处理工序 | 第47-48页 |
3.4.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 第48页 |
3.4.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预拉伸法消除铝合金板材淬火残余应力的研究 | 第50-5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铝合金残余应力的降低和消除 | 第50-52页 |
4.3 铝合金预拉伸板材的生产工艺和拉伸的基本理论模型 | 第52-55页 |
4.3.1 铝合金预拉伸板材的生产工艺 | 第52-53页 |
4.3.2 拉伸消除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4.3.3 拉伸消除铝合金板材残余应力的力学模型 | 第54-55页 |
4.4 拉伸过程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第55-57页 |
4.4.1 拉伸对毛坯应力应变的影响 | 第55-57页 |
4.4.2 拉伸对工件变形的影响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二部分 铝合金铣削过程研究 | 第58-94页 |
第五章 航空铝合金切削加工的三维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第58-94页 |
5.1 引言 | 第58-60页 |
5.2 金属切削加工的相关理论 | 第60-66页 |
5.2.1 二维金属切削力学 | 第60-65页 |
5.2.2 三维金属切削力学 | 第65-66页 |
5.3 直角切削加工的有限元模拟概述 | 第66-72页 |
5.3.1 直角切削加工的有限元模型 | 第67-68页 |
5.3.2 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 第68-72页 |
5.4 航空铝合金材料三维铣削加工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第72-89页 |
5.4.1 等效切削层形状的计算 | 第72-73页 |
5.4.2 三维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5页 |
5.4.3 铣削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分析 | 第75-89页 |
5.5 铣削力试验 | 第89-92页 |
5.5.1 铣削力试验原理 | 第89-90页 |
5.5.2 铣削力试验条件 | 第90页 |
5.5.3 数据采集 | 第90-91页 |
5.5.4 模拟结果与试验的对比与分析 | 第91-9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三部分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过程研究 | 第94-123页 |
第六章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模拟与变形预测 | 第94-106页 |
6.1 引言 | 第94-95页 |
6.2 比例毛坯的前处理 | 第95-96页 |
6.3 毛坯残余应力引起的前梁变形 | 第96页 |
6.4 整体结构件的加工 | 第96-103页 |
6.4.1 铣削载荷的获得 | 第96-99页 |
6.4.2 铣削载荷的施加 | 第99-102页 |
6.4.3 接力计算 | 第102-103页 |
6.5 前梁铣削加工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框类零件装夹方案优选的有限元模拟 | 第106-119页 |
7.1 引言 | 第106-107页 |
7.2 装夹的约束要求 | 第107-109页 |
7.2.1 平衡约束 | 第107-108页 |
7.2.2 反作用力约束 | 第108页 |
7.2.3 夹紧力约束 | 第108页 |
7.2.4 3-2-1定位准则 | 第108-109页 |
7.3 基于残余应力的装夹模拟 | 第109-113页 |
7.3.1 有限元模型 | 第109-110页 |
7.3.2 加工操作的模拟 | 第110-111页 |
7.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3页 |
7.4 基于减小装夹误差的有限元模拟 | 第113-117页 |
7.4.1 有限元模型 | 第113页 |
7.4.2 装夹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第113-117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8.1 结论 | 第119-120页 |
8.2 展望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撰写)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