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问题 | 第8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8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2.1 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2.1.1 课堂提问的涵义 | 第9页 |
2.1.2 课堂提问的类型 | 第9-10页 |
2.1.3 课堂提问的功能 | 第10页 |
2.1.4 课堂提问的策略 | 第10-11页 |
2.2 问题与思考 | 第11-12页 |
第3章 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 第12-26页 |
3.1 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 第12-16页 |
3.1.1 针对性原则 | 第12页 |
3.1.2 启发性原则 | 第12-13页 |
3.1.3 多样性原则 | 第13-14页 |
3.1.4 全体性原则 | 第14-15页 |
3.1.5 情感性原则 | 第15-16页 |
3.2 “六何”提问链应用案例及策略 | 第16-26页 |
3.2.1 “六何”提问链简介 | 第16页 |
3.2.2 优化“从何”提问及案例 | 第16-17页 |
3.2.3 优化“是何”提问及案例 | 第17页 |
3.2.4 优化“如何”提问及案例 | 第17-19页 |
3.2.5 优化“为何”提问及案例 | 第19页 |
3.2.6 优化“若何”提问及案例 | 第19-20页 |
3.2.7 优化“有何”提问及案例 | 第20页 |
3.2.8 “六何”提问链优化解题教学中提问及案例 | 第20-24页 |
3.2.9 “六何”提问链应用的策略 | 第24-26页 |
第4章 优化高中课堂提问的课例研究 | 第26-58页 |
4.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 第26-44页 |
4.1.1 课例研究背景 | 第26页 |
4.1.2 片段实录分析 | 第26-33页 |
4.1.3 教学设计过程 | 第33-39页 |
4.1.4 课后评品反思 | 第39-44页 |
4.2 《导数法求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第44-58页 |
4.2.1 课例研究背景 | 第44页 |
4.2.2 片段实录分析 | 第44-51页 |
4.2.3 教学设计过程 | 第51-54页 |
4.2.4 课后评品反思 | 第54-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8-59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反思 | 第58页 |
5.3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附录:《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课后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