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引出 | 第9页 |
1.2 商业众筹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社会意义:拉近公众法律认知,积极服务社会现实 | 第9-10页 |
1.2.2 法律意义:准确进行法律定位,探求实现规范促进 | 第10页 |
1.3 域内众筹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商业众筹的基本认识 | 第13-19页 |
2.1 基本概念及特征的描述 | 第13-14页 |
2.2 基本运作的模式与分类 | 第14-16页 |
2.3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第16-18页 |
2.4 商业众筹的现实发展与政策推进 | 第18-19页 |
3 商业众筹的定位分析与关系厘定 | 第19-27页 |
3.1 商品型众筹 | 第19-22页 |
3.1.1 关于众筹平台 | 第19-20页 |
3.1.2 房产众筹 | 第20-22页 |
3.2 股权型众筹 | 第22-24页 |
3.3 债权众筹 | 第24-25页 |
3.3.1 债权众筹与P2P网络借贷的区别 | 第24-25页 |
3.3.2 债权众筹在我国现有制度中面临“水土不服” | 第25页 |
3.4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厘定 | 第25-27页 |
3.1.1 众筹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5-26页 |
3.1.2 众筹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 第26-27页 |
4 商业的风险研判 | 第27-31页 |
4.1 商业众筹机制不完善的风险 | 第27-28页 |
4.2 商业众筹的执行风险 | 第28-29页 |
4.3 商业众筹平台的道德风险 | 第29-30页 |
4.4 投资者维权难的风险 | 第30-31页 |
5 域外众筹立法介要及启示 | 第31-34页 |
5.1 美国JOBS法案:众筹行业的春天 | 第31-32页 |
5.2 英国:股权众筹之都 | 第32页 |
5.3 中国台湾:众筹行业的“宝岛 | 第32-33页 |
5.4 对我国规范众筹的启示 | 第33-34页 |
5.4.1 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相结合 | 第33-34页 |
5.4.2 创业者支持与投资者保护相兼顾 | 第34页 |
6 我国商业众筹规范促进的基本建议 | 第34-37页 |
6.1 基本路径:立法上的基本考量 | 第34-35页 |
6.2 “量身立法”:构建本土化众筹法律规范 | 第35页 |
6.3 “各司其职”:构造众筹平台的“宽进严管”机制 | 第35-36页 |
6.4 “因势利导”:促进众筹行业健康发展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