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溃疡性结肠炎局部给药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30页
    第一章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第12-20页
        1 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研究第12-15页
            1.1 病因研究第12-13页
            1.2 病机与病理生理研究第13-15页
        2 临床上对UC的药物治疗研究第15-18页
            2.1 西医治疗第15-17页
            2.2 中医治疗第17-18页
        3 UC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3.1 化学刺激造模法第18页
            3.2 免疫造模法第18-19页
            3.3 复合造模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姜黄素和胡椒碱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1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第20-25页
            1.1 姜黄素的来源第20页
            1.2 姜黄素的理化性质第20-21页
            1.3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研究第21-22页
            1.4 姜黄素的代谢研究第22-23页
            1.5 姜黄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制剂研究第23-25页
        2 胡椒碱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2.1 胡椒碱的理化性质第25页
            2.2 胡椒碱的药理作用第25页
            2.3 胡椒碱对姜黄素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第25-26页
    第三章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第26-30页
        1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基本特点第26页
        2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组成第26-27页
            2.1 药物第26页
            2.2 油相(脂质)第26-27页
            2.3 乳化剂第27页
            2.4 助乳化剂第27页
        3 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优选方法研究第27-30页
            3.1 伪三元相图法第27-28页
            3.2 单纯形网格优化法第28页
            3.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第28-30页
前言第30-32页
实验研究第32-83页
    第一章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制剂的制备第32-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页
            1.1 实验仪器第32页
            1.2 实验试药第32页
        2 结果第32-46页
            2.1 姜黄素与胡椒碱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2-37页
                2.1.1 姜黄素与胡椒碱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2-33页
                2.1.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第33页
                2.1.3 溶液的配制(避光操作)第33-34页
                2.1.4 方法学考察第34-37页
            2.2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制剂处方优化第37-46页
                2.2.1 辅料的选择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第37-40页
                2.2.2 处方的优化与制备第40-4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第二章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制剂的质量评价第48-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8页
            1.1 实验仪器第48页
            1.2 实验试药第48页
            1.3 实验动物第48页
        2 结果第48-62页
            2.1 外观第48-49页
            2.2 微观形态第49页
            2.3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第49-50页
            2.4 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第50-53页
            2.5 CUR-PIP-SMEDDS结肠稳定性研究第53-62页
                2.5.1 小鼠结肠匀浆液中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53-57页
                2.5.2 不同介质中姜黄素的结肠稳定性第57-6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2-64页
    第三章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第64-7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4-68页
            1.1 实验仪器第64页
            1.2 实验试药第64页
            1.3 实验动物第64页
            1.4 溶液的配制第64-65页
            1.5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第65-66页
            1.6 检测指标评价第66-68页
            1.7 统计学处理第68页
        2 结果第68-77页
            2.1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第68-69页
            2.2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结肠外观形态及长度变化的影响第69-70页
            2.3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的影响第70-73页
            2.4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2.5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第74-75页
            2.6 CUR-PIP-SMEDDS对DSS诱导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第75-7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7-79页
    第四章 姜黄素-胡椒碱复方自微乳结肠黏膜刺激性研究第79-8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9-80页
            1.1 实验仪器第79页
            1.2 实验试药第79页
            1.3 实验动物第79页
            1.4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第79页
            1.5 刺激性指标评价第79-80页
            1.6 统计学处理第80页
        2 结果第80-82页
            2.1 临床观察第80-81页
            2.2 小鼠结肠外观形态观察第81页
            2.3 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查第81-82页
        3 小结与讨论第82-83页
全文总结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个人简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老挝入境游客动机与行为研究--以中国游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