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第10-11页 |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第11-13页 |
1.2.1 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 | 第11页 |
1.2.2 mecA基因介导的耐药 | 第11-12页 |
1.2.3 主动外排系统 | 第12-13页 |
1.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 | 第13-15页 |
1.3.1 溶血毒素 | 第13-14页 |
1.3.2 杀白细胞素 | 第14页 |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 第14-15页 |
1.3.4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 第15页 |
1.3.5 表皮剥落毒素 | 第15页 |
1.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分型 | 第15-18页 |
1.4.1 SCCmec分型 | 第16页 |
1.4.2 附属基因调节系统分型 | 第16-17页 |
1.4.3 蛋白A基因分型 | 第17页 |
1.4.4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第17-18页 |
1.4.5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 第18页 |
1.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定植的预防与控制 | 第18-19页 |
1.6 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31页 |
2.1.1 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2.1.2 问卷调查 | 第23-29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1.4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43页 |
2.2.1 配制LB肉汤 | 第31页 |
2.2.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种 | 第31页 |
2.2.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提取 | 第31页 |
2.2.4 药物敏感性测定 | 第31页 |
2.2.5 nuc, mecA, PVL基因检测 | 第31-32页 |
2.2.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 | 第32页 |
2.2.7 SCCmec分型 | 第32-33页 |
2.2.8 agr分型 | 第33页 |
2.2.9 MLST分型 | 第33页 |
2.2.10 spa分型 | 第33-37页 |
2.2.11 PFGE分型 | 第37-43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4-53页 |
3.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 | 第44页 |
3.2 人口学特征 | 第44-45页 |
3.3 临床特征 | 第45-46页 |
3.4 药敏结果 | 第46-47页 |
3.5 nuc、mecA和PVL基因检测结果 | 第47-49页 |
3.6 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 | 第49页 |
3.7 SCCmec分型结果 | 第49页 |
3.8 agr分型结果 | 第49页 |
3.9 MLST分型结果 | 第49-51页 |
3.10 spa分型结果 | 第51页 |
3.11 PFGE分型结果 | 第51-5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3-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