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高层建筑的发展 | 第9-11页 |
1.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特性及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竖向变形差问题的研究 | 第12-15页 |
1.4 工程背景介绍 | 第15-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变形差分析原理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基本假定 | 第19-20页 |
2.3 竖向变形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2.3.1 一次加载法 | 第20-21页 |
2.3.2 近似模拟法 | 第21-22页 |
2.3.3 精确施工模拟法 | 第22-23页 |
2.4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23-29页 |
2.4.1 收缩机理 | 第23-24页 |
2.4.2 徐变机理 | 第24页 |
2.4.3 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 第24-28页 |
2.4.4 收缩徐变预测模型比较 | 第28-29页 |
2.5 混凝土强度发展与弹模变化 | 第29-30页 |
2.6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0-33页 |
2.6.1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1-32页 |
2.6.2 荷载定义 | 第32-33页 |
2.7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施工阶段竖向变形及变形差特性 | 第34-5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施工找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竖向变形特性 | 第36-40页 |
3.3.1 竖向变形依时特性 | 第37-38页 |
3.3.2 封顶阶段竖向变形 | 第38-40页 |
3.4 框筒变形差特性 | 第40-44页 |
3.4.1 框筒变形差依时特性 | 第40-42页 |
3.4.2 第18阶段框筒变形差 | 第42-43页 |
3.4.3 封顶阶段框筒变形差 | 第43-44页 |
3.5 柱间变形差特性 | 第44-46页 |
3.6 钢管柱收缩徐变不同考虑办法的影响 | 第46-50页 |
3.7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长期使用阶段竖向变形及变形差特性 | 第52-60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长期竖向变形特性 | 第53-55页 |
4.3 长期竖向变形差特性 | 第55-57页 |
4.3.1 框筒变形差特性 | 第55-56页 |
4.3.2 柱间变形差特性 | 第56-57页 |
4.4 钢管柱收缩徐变不同考虑办法的影响 | 第57-59页 |
4.5 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竖向变形差的影响及控制 | 第60-72页 |
5.1 引言 | 第60-61页 |
5.2 施工阶段变形差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1 变形差对钢梁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2 变形差对楼板的影响 | 第63页 |
5.3 长期使用阶段变形差的影响 | 第63-64页 |
5.4 变形差的控制措施 | 第64-66页 |
5.4.1 设计方面 | 第64-65页 |
5.4.2 施工方面 | 第65-66页 |
5.5 桁架安装模拟 | 第66-69页 |
5.6 桁架固定阶段研究 | 第69-70页 |
5.7 结论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结论 | 第72-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