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2.3 研究说明 | 第18页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8-22页 |
1.3.1“分权”与“中国式分权” | 第18-19页 |
1.3.2“两种分权模式” | 第19页 |
1.3.3“省管县”模式与“市管县”模式 | 第19-20页 |
1.3.4 行政区划及“行政区经济” | 第20-21页 |
1.3.5 地域型政区、城市经济型政区、城市型政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理论与综述 | 第22-31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1.1 第一代分权理论 | 第22-23页 |
2.1.2 第二代分权理论 | 第23-25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25-31页 |
2.2.1 分权与经济增长 | 第25-27页 |
2.2.2“省管县”、“市管县”分权改革与经济发展 | 第27-29页 |
2.2.3 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2.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两种分权模式及江浙分权模式的演化 | 第31-61页 |
3.1 两种分权模式概述 | 第31-35页 |
3.1.1 地级市为中心的“市管县”模式 | 第31-33页 |
3.1.2 向县分权的“省管县”模式 | 第33-35页 |
3.2 地级市为中心的江苏分权模式 | 第35-47页 |
3.2.1 江苏省概况 | 第35页 |
3.2.2 江苏分权模式的定义及内涵 | 第35-36页 |
3.2.3 江苏分权模式的演化路径 | 第36-41页 |
3.2.4 江苏分权模式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 第41-45页 |
3.2.5 小结 | 第45-47页 |
3.3 向县分权为主的浙江分权模式 | 第47-59页 |
3.3.1 浙江省概况 | 第47页 |
3.3.2 浙江分权模式的定义及内涵 | 第47-49页 |
3.3.3 浙江分权模式的演化路径 | 第49-55页 |
3.3.4 浙江分权模式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 第55-59页 |
3.4 总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江浙两种分权模式对区域经济绩效总体影响分析 | 第61-104页 |
4.1 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 | 第61-67页 |
4.1.1 财政激励及政府竞争 | 第61-63页 |
4.1.2 分权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 | 第63-67页 |
4.2 地区经济总量及增速 | 第67-82页 |
4.2.1 省级层面 | 第67-70页 |
4.2.2 地级市层面 | 第70-73页 |
4.2.3 县(市)层面 | 第73-78页 |
4.2.4 小结与阶段划分 | 第78-82页 |
4.3 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 | 第82-87页 |
4.3.1 省、市、县财政收入分配关系 | 第82-83页 |
4.3.2 地级、县(市)政府财政支配能力 | 第83-85页 |
4.3.3 地级市财政支出效益 | 第85-86页 |
4.3.4 小结 | 第86-87页 |
4.4 市场化进程及开放型经济 | 第87-92页 |
4.4.1 市场化进程 | 第87-88页 |
4.4.2 开放型经济 | 第88-92页 |
4.4.3 小结 | 第92页 |
4.5 城镇空间结构及城市能级 | 第92-98页 |
4.5.1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 第92-95页 |
4.5.2 城市经济首位度 | 第95-96页 |
4.5.3 城市中心性指数 | 第96-98页 |
4.6 总结:不同分权模式对江浙经济绩效的影响 | 第98-104页 |
4.6.1 对不同方面的影响 | 第98页 |
4.6.2 对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 | 第98-101页 |
4.6.3 对县市层面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第五章 江浙两种分权模式下区域经济绩效差异性分析 | 第104-125页 |
5.1 两种分权模式下地级市经济差异分析 | 第104-112页 |
5.1.1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分析 | 第105-107页 |
5.1.2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分析 | 第107-111页 |
5.1.3 小结 | 第111-112页 |
5.2 浙江分权模式下县(市)经济差异分析 | 第112-118页 |
5.2.1 样本选取与现状认知 | 第112-113页 |
5.2.2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 第113-115页 |
5.2.3 改革与未改革县市经济差异比较 | 第115-118页 |
5.3 江浙分权模式对地级市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118-123页 |
5.3.1 研究设计 | 第118-119页 |
5.3.2 模型及数据选择 | 第119-120页 |
5.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120-123页 |
5.4 总结:不同分权模式对江浙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125-135页 |
6.1 结论总结 | 第125-131页 |
6.1.1 经济发展阶段与江浙分权方式的关系表现 | 第125-128页 |
6.1.2 江浙分权模式对不同行政层级的经济影响 | 第128-129页 |
6.1.3 两种分权模式的特点总结 | 第129-131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131-134页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134-135页 |
6.3.1 创新 | 第134页 |
6.3.2 不足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0页 |
图表目录 | 第140-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附录 | 第144-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