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0-1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创新点第11-13页
第二章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涵义之辩证第13-18页
    2.1 非法干扰行为概念之界定第13-15页
        2.1.1 学界“非法干扰行为”界定之争第13-14页
        2.1.2“非法干扰行为”之法定概念第14-15页
    2.2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特性第15-18页
        2.2.1 非法干扰行为类型多样化第16页
        2.2.2 非法干扰行为主体多元化第16-17页
        2.2.3 非法干扰行为后果严重性第17-18页
第三章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对非法干扰行为之规制第18-26页
    3.1 规制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国际法律体系的建构第18-21页
        3.1.1 非法干扰行为法律规制的初现第18页
        3.1.2 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规制的细化第18-19页
        3.1.3 非法干扰行为的类型化第19-20页
        3.1.4 防治非法干扰行为的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第20-21页
    3.2 规制非法干扰行为国际公约的现代化第21-26页
        3.2.1 扩大刑事管辖权第21-22页
        3.2.2 细化共同犯罪的分类第22-23页
        3.2.3 扩大非法干扰惩治范围第23-26页
第四章 我国非法干扰行为刑法规制之现状第26-37页
    4.1 刑事实体法对非法干扰行为的规制第26-29页
        4.1.1 刑法的相关规定第26-28页
        4.1.2 其他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第28-29页
    4.2 非法干扰行为规制之司法实践第29-31页
    4.3 我国非法干扰行为刑法规制之不足第31-37页
        4.3.1 我国刑法与航空安保公约的衔接不畅第31-33页
        4.3.2 非法干扰行为部门法之规制界限不清第33-35页
        4.3.3 非法干扰行为刑罚设置欠科学第35-37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非法干扰行为刑法规制之建议第37-47页
    5.1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37-38页
    5.2 合理规范刑罚设置第38-39页
    5.3 协调我国刑法与安保公约的衔接第39-47页
        5.3.1 明确安保公约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地位第39页
        5.3.2 丰富非法干扰行为规制之法源第39-40页
        5.3.3 协调安保公约内容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第40-44页
        5.3.4 完善相关非法干扰行为的犯罪构成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癌术后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相关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大型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短距测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