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建设探析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乡镇行政领导伦理的理论阐释 | 第17-27页 |
(一) 乡镇行政领导及其特殊性 | 第17-19页 |
1. 乡镇行政领导的界定 | 第17页 |
2. 乡镇行政领导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二) 乡镇行政领导伦理的内涵 | 第19-24页 |
1. 乡镇行政领导伦理的界定 | 第19页 |
2. 乡镇行政领导的角色伦理定位 | 第19-20页 |
3. 乡镇行政领导的伦理期待 | 第20-22页 |
4. 乡镇行政领导的道德规范 | 第22-24页 |
(三) 加强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1. 提高乡镇行政领导素质的需要 | 第24页 |
2. 提高乡镇行政领导效能的需要 | 第24-25页 |
3. 加快乡镇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 第25-26页 |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 第26-27页 |
二、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7-31页 |
(一) 权变理论 | 第27-28页 |
(二) 社会角色理论 | 第28-29页 |
(三) 人性理论 | 第29-30页 |
(四) 管理伦理理论 | 第30-31页 |
三、我国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第31-47页 |
(一) 乡镇行政领导面临的角色伦理冲突 | 第31-34页 |
1. 角色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 第31页 |
2. 角色丛内部的冲突 | 第31-32页 |
3. 角色利益的冲突 | 第32-33页 |
4. 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的冲突 | 第33-34页 |
(二) 乡镇行政领导存在伦理问题的表现 | 第34-37页 |
1. 公权私用 | 第34页 |
2. 行政价值观念错位 | 第34-35页 |
3. 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 第35-36页 |
4. 贪污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 第36页 |
5. 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 第36-37页 |
(三) 乡镇行政领导面临伦理问题的成因 | 第37-47页 |
1. 乡镇行政领导角色伦理缺失 | 第37-39页 |
2. 乡镇行政体制及其制度的制约 | 第39-41页 |
3. 乡镇行政领导环境的制约 | 第41-47页 |
四、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建设的途径 | 第47-61页 |
(一) 加强乡镇行政领导角色伦理的培养 | 第47-52页 |
1. 强化乡镇行政领导的权责意识 | 第47-48页 |
2. 提高乡镇行政领导的角色扮演能力 | 第48-49页 |
3. 加强乡镇行政领导的道德自律 | 第49-50页 |
4. 进行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培训 | 第50-52页 |
(二) 完善乡镇行政领导的伦理调控机制 | 第52-57页 |
1. 加强乡镇行政领导的道德行为规范建设 | 第52-53页 |
2. 推进乡镇行政领导伦理制度化建设 | 第53-54页 |
3. 健全乡镇行政领导的问责制度 | 第54-55页 |
4. 建立乡镇行政领导的伦理评价和监督机制 | 第55-57页 |
(三) 创造良好的乡镇行政伦理环境 | 第57-61页 |
1. 创造良好的乡镇行政伦理文化 | 第57-58页 |
2. 营造良好的乡镇行政伦理氛围 | 第58-59页 |
3. 营建良好的乡镇行政伦理社会环境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