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层工商部门绩效管理实施运作研究--以Q市工商局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1-13页
        一、国外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研究评述第11-12页
        二、国内工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评述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径第13-14页
        一、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步骤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4页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26页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5-18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历史背景和形成发展第15-16页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6-18页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意义第18页
    第二节 绩效管理理论第18-21页
        一、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第18-19页
        二、绩效管理的几种模式第19-20页
        三、绩效管理的流程第20-21页
        四、绩效管理的目的和作用第21页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第21-26页
        一、平衡计分卡发展历程第21-22页
        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第22-23页
        三、平衡计分卡优点第23-24页
        四、平衡计分卡实施的流程第24-25页
        五、平衡计分卡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价值取向的内在切合第25-26页
第二章 Q市工商部门绩效管理现状和问题第26-32页
    第一节Q市工商局绩效管理现状第26-29页
        一、Q市工商局人员状况第26-27页
        二、Q市工商局绩效管理现有的操作办法第27-28页
        三、Q市工商局绩效管理取得的效果第28-29页
    第二节 Q市工商局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第29-31页
        一、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存在局限性,考核内容不完整存在双重现象第29页
        二、绩效管理理念定位存在偏差,考核的价值导向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第29页
        三、绩效管理目标与政府职能的转型方向不一致第29-30页
        四、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不够客观公正第30页
        五、绩效管理制度不合理,考核缺乏差异性,考核当 大棒第30页
        六、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考核方法不科学第30-31页
    第三节 Q市工商局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1-32页
        一、宏观层面的根源:政府对绩效界定的错误导向第31页
        二、组织层面的根源: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偏差第31页
        三、制度层面的根源:工商干部对绩效管理的地位认同度不高第31页
        四、运作层面的根源:操作者绩效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内外工商系统绩效管理经验借鉴第32-37页
    第一节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运用第32-33页
        一、美国政府的绩效管理第32页
        二、欧洲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第32页
        三、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先进经验第32-33页
    第二节 中国工商部门绩效管理模式借鉴第33-37页
        一、外部评价模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评价)第33-34页
        二、内部评价模式第34-35页
        三、整体推进型绩效管理模式第35-36页
        四、绩效管理经验借鉴第36-37页
第四章 完善基层工商部门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第37-48页
    第一节绩效目标的设立: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第37-38页
        一、绩效目标来源第37页
        二、绩效目标制定的原则第37页
        三、制定步骤的分解第37-38页
    第二节 绩效计划的先导:基层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第38-40页
        一、绩效管理主体及职责第38-39页
        二、绩效计划地位第39-40页
        三、绩效计划制定原则第40页
    第三节 绩效实施的夯实:基层工商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的落实第40-41页
        一、完备的绩效目标体系第40页
        二、管理者的重视第40-41页
        三、人教科、监察室有效实施第41页
        四、良好的绩效实施环境第41页
    第四节 绩效考评的规范:基层工商部门绩效考评机制的多元化第41-45页
        一、适当的岗位分析第41-42页
        二、科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第42-43页
        三、合理的绩效评估第43-45页
    第五节 绩效反馈的畅通:基层工商部门绩效水平的提升第45-46页
    第六节 绩效结果的运用:基层工商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第46-48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一、研究结论第48-49页
    二、研究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的法律风险防控
下一篇:我国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