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本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2 概述 | 第14-20页 |
2.1 锐器伤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锐器伤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职业暴露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2 锐器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5-16页 |
2.3 锐器伤的危害 | 第16-17页 |
2.4 国内外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 | 第17-20页 |
2.4.1 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 | 第18页 |
2.4.2 国内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 | 第18-20页 |
3 资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3.1 资料来源 | 第20页 |
3.2 数据收集过程 | 第20页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3.4 专家咨询 | 第20-21页 |
3.5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3.6 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4 结果 | 第22-34页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4.1.1 医院基本情况概述 | 第22页 |
4.1.2 医务人员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4.2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 第23-32页 |
4.2.1 锐器伤发生率及例次发生率 | 第23-24页 |
4.2.2 锐器伤暴露频数 | 第24-25页 |
4.2.3 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器具分布 | 第25-29页 |
4.2.4 造成锐器伤发生的操作环节分布 | 第29-30页 |
4.2.5 锐器伤发生的科室分布 | 第30-31页 |
4.2.6 最近一次锐器伤后采取措施情况 | 第31-32页 |
4.3 锐器伤暴露源分析 | 第32-34页 |
5. 讨论 | 第34-39页 |
5.1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 | 第34-37页 |
5.1.1 锐器伤发生率及发生例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 第34页 |
5.1.2 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群体 | 第34页 |
5.1.3 造成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器具分析 | 第34-35页 |
5.1.4 造成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分析 | 第35-36页 |
5.1.5 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科室分析 | 第36-37页 |
5.1.6 锐器伤发生后处理情况分析 | 第37页 |
5.2 锐器伤暴露源分析 | 第37-39页 |
6 建议与小结 | 第39-43页 |
6.1 多管齐下,不断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 | 第39-40页 |
6.1.1 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 | 第39页 |
6.1.2 加强环境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第39页 |
6.1.3 强化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 第39-40页 |
6.1.4 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技能 | 第40页 |
6.2 创建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文化 | 第40-41页 |
6.2.1 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控体系 | 第40页 |
6.2.2 完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各项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6.2.3 强化医院日常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对策实施 | 第41页 |
6.2.4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 第41页 |
6.3 全文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综述 | 第48-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表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