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电介质及其性质 | 第12-18页 |
·电介质的极化 | 第12-13页 |
·电介质极化的机理 | 第13-15页 |
·电介质极化建立的时间 | 第15-16页 |
·电介质的特性的主要表征参数 | 第16-18页 |
·埋入式电容器用电介质及其性能 | 第18-25页 |
·埋入式电容器用电介质的种类 | 第18-20页 |
·埋入式电介质性能的表征公式 | 第20-25页 |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5页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性质表征 | 第27-38页 |
·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7-30页 |
·原料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8-30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0-34页 |
·Ag@ Si0_2 颗粒的制备及密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Ag@ Si0_2/PVDF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1-32页 |
·Ag@ Si0_2/BaTi03/PVDF 三相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Ag@ Si0_2/epoxy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性质表征 | 第34-38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4-35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5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35-36页 |
·差式扫描量热仪(DSC) | 第36页 |
·金相显微镜 | 第36-37页 |
·Agilent 阻抗分析仪(LCR)、冷热台和程序控温器 | 第37-38页 |
第三章 Ag@ Si0_2颗粒综合性质的分析 | 第38-43页 |
·Ag@ Si0_2 颗粒的相组成 | 第38页 |
·Ag@ Si0_2 颗粒的微观结构 | 第38-42页 |
·Ag@ Si0_2 颗粒的内部结构及形成机理 | 第38-40页 |
·Ag@ Si0_2 颗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和元素组成 | 第40-42页 |
·Ag@ Si0_2 颗粒的红外表征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Ag@ Si0_2/PVDF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 第43-51页 |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随Ag@ Si0_2 含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随频率的变化 | 第44-46页 |
·温度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Ag@ Si0_2 颗粒对PVDF 基材熔融曲线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Ag@ Si0_2/BaTi03/PVDF 三相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 第51-61页 |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51-54页 |
·相分析 | 第51-5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52-54页 |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54-59页 |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随Ag@ Si0_2 的含量变化 | 第54-56页 |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随频率的变化 | 第56-58页 |
·温度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Ag@ Si0_2/epoxy 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61-67页 |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 | 第61-62页 |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62-65页 |
·频率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Ag@ Si0_2 的含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Epoxy 基材的热学性能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