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LCA与路面LCA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2.1 LCA概述 | 第17-18页 |
2.1.1 LCA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LCA的原则 | 第17-18页 |
2.1.3 LCA的阶段 | 第18页 |
2.2 LCA的方法学框架 | 第18-21页 |
2.2.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第18-19页 |
2.2.2 清单分析 | 第19-20页 |
2.2.3 影响评价 | 第20页 |
2.2.4 解释 | 第20-21页 |
2.3 路面LCA技术框架 | 第21-23页 |
2.3.1 目的确定 | 第21页 |
2.3.2 功能单位 | 第21页 |
2.3.3 分析期 | 第21页 |
2.3.4 清单分析 | 第21页 |
2.3.5 生命周期阶段与系统边界 | 第21-23页 |
2.3.6 影响评价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热拌与温拌沥青路面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 第25-41页 |
3.1 原材料的生产 | 第25-26页 |
3.1.1 沥青的生产 | 第25-26页 |
3.1.2 集料与添加剂的生产 | 第26页 |
3.2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运输 | 第26-34页 |
3.2.1 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与工艺 | 第26-28页 |
3.2.2 沥青与集料加热温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3.2.3 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能源消耗 | 第29-32页 |
3.2.4 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污染排放 | 第32-33页 |
3.2.5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第33-34页 |
3.3 沥青路面的建设 | 第34-35页 |
3.3.1 沥青路面建设的能源消耗 | 第34-35页 |
3.3.2 沥青路面建设的污染排放 | 第35页 |
3.4 沥青路面的运营使用 | 第35-36页 |
3.5 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 | 第36-39页 |
3.5.1 温拌沥青路面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5.2 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方法 | 第38页 |
3.5.3 沥青路面维修养护的环境影响 | 第38-39页 |
3.6 沥青路面的报废处置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热拌与温拌沥青路面LCA模型研究 | 第41-51页 |
4.1 目的和范围定义 | 第41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4.1.2 研究范围 | 第41页 |
4.2 生命周期清单 | 第41-44页 |
4.2.1 原材料阶段 | 第42页 |
4.2.2 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 | 第42-43页 |
4.2.3 沥青混合料运输阶段 | 第43页 |
4.2.4 建设阶段 | 第43页 |
4.2.5 维修养护阶段 | 第43-44页 |
4.2.6 报废处置阶段 | 第44页 |
4.3 影响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4.3.1 影响类型选择 | 第44页 |
4.3.2 特征化模型选择 | 第44-45页 |
4.3.3 归一化方法 | 第45页 |
4.4 结果分析方法 | 第45-48页 |
4.4.1 敏感度分析 | 第45-46页 |
4.4.2 不确定度分析 | 第46-48页 |
4.5 模型参数 | 第48-49页 |
4.6 分析工具 | 第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热拌与温拌沥青路面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与比较 | 第51-71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51-55页 |
5.1.1 功能单位 | 第51-52页 |
5.1.2 分析期 | 第52页 |
5.1.3 维修养护频率与面积 | 第52-54页 |
5.1.4 其他参数 | 第54-55页 |
5.2 影响评价 | 第55-66页 |
5.2.1 方案一 | 第55-57页 |
5.2.2 方案二 | 第57-59页 |
5.2.3 方案三 | 第59-61页 |
5.2.4 方案四 | 第61-63页 |
5.2.5 方案五 | 第63-66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5.3.1 敏感度分析 | 第66-69页 |
5.3.2 不确定度分析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