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论 | 第13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OECD评估工具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4-15页 |
1.4.2 OECD评估工具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2 农业支持总水平比较分析 | 第17-23页 |
2.1 农业支持总水平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2.2 农业总支持率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2.3 农业总支持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为例 | 第20-22页 |
2.4 总支持水平演变规律 | 第22-23页 |
3 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及结构比较分析 | 第23-31页 |
3.1 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3.1.1 生产者支持估计值比较 | 第23-24页 |
3.1.2 生产者支持率比较 | 第24-25页 |
3.1.3 市场保护程度比较 | 第25页 |
3.2 农业生产者支持结构比较分析 | 第25-30页 |
3.2.1 基于商品产出的支持 | 第27-28页 |
3.2.2 基于投入使用的支持 | 第28-29页 |
3.2.3 基于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收入、收益的支持 | 第29-30页 |
3.3 生产者支持演变规律 | 第30-31页 |
4 一般服务支持水平及结构比较分析 | 第31-40页 |
4.1 一般服务支持分类标准修订说明 | 第31-32页 |
4.2 1995-2012 年一般服务支持水平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4.2.1 一般服务支持估计值比较 | 第32-33页 |
4.2.2 一般服务支持率比较 | 第33-34页 |
4.3 1995-2012 年一般服务支持结构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4.3.1 OECD成员国GSSE构成 | 第36-37页 |
4.3.2 非成员国GSSE构成 | 第37页 |
4.4 2013 年OECD成员国一般服务支持比较 | 第37-38页 |
4.5 一般服务支持演变规律 | 第38-40页 |
5 粮食作物支持水平比较分析 | 第40-46页 |
5.1 小麦支持水平比较 | 第40-41页 |
5.2 稻谷支持水平比较 | 第41-43页 |
5.3 大豆支持水平比较 | 第43-44页 |
5.4 粮食作物支持的政策规律 | 第44-46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46-50页 |
6.1 结论 | 第46-47页 |
6.1.1 各国农业支持总水平上升,但支持比率普遍下降 | 第46页 |
6.1.2 基于农业产出的支持仍然是各国普遍的支持政策 | 第46页 |
6.1.3 新兴经济体倾向于对农业生产可变投入的政策支持 | 第46-47页 |
6.1.4 各国逐渐提高对农业一般服务的支持水平 | 第47页 |
6.1.5 制定专门的粮食作物支持政策是国际通行做法 | 第47页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第47-50页 |
6.2.1 优化农业生产者支持结构,增加对生产者的支持力度 | 第47-48页 |
6.2.2 增加对农业生产者服务支持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 第48页 |
6.2.3 加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8页 |
6.2.4 缩小对谷物的补贴范围,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