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页 |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页 |
2.1.2 绩效指标理论 | 第16-17页 |
2.1.3 成本分担理论 | 第17-18页 |
2.1.4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2.1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2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2.3 已有研究述评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3.1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内容与特征 | 第25-29页 |
3.1.1 社会效益最大化与兼顾微观效益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目标 | 第25页 |
3.1.2 资金来源的相对稳定 | 第25-26页 |
3.1.3 教育支出与收益不对称 | 第26页 |
3.1.4 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26页 |
3.1.5 办学者行为与政府行为交织 | 第26-29页 |
3.1.5.1 预算与使用的集中管理 | 第27页 |
3.1.5.2 收入的分级措施 | 第27-28页 |
3.1.5.3 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效益 | 第28页 |
3.1.5.4 供不应求的普遍矛盾 | 第28页 |
3.1.5.5 收入来源 | 第28-29页 |
3.1.5.6 支出侧重 | 第29页 |
3.2 财务管理体制现状与模式 | 第29-34页 |
3.2.1 财务管理的体制现状 | 第29-30页 |
3.2.2 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 | 第30-34页 |
第4章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4-44页 |
4.1 财务管理理念方面 | 第34-35页 |
4.2 财务预算方面 | 第35-37页 |
4.3 财务内控、风险管理方面 | 第37-38页 |
4.4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方面 | 第38-39页 |
4.5 教育成本核算方面 | 第39-41页 |
4.6 资产核算及管理方面 | 第41-44页 |
第5章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改革创新研究 | 第44-61页 |
5.1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5.2 重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目标与原则 | 第45-47页 |
5.2.1 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原则 | 第46页 |
5.2.2 坚持“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机制相统一”的原则 | 第46-47页 |
5.3 高职院校分级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 第47-61页 |
5.3.1 财务管理新理念 | 第47-48页 |
5.3.2 财务预算新体系 | 第48-49页 |
5.3.3 融资管理机制构建 | 第49-51页 |
5.3.4 内控和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第51-54页 |
5.3.5 成本控制机制 | 第54-56页 |
5.3.6 财务绩效评价系统 | 第56-58页 |
5.3.7 资产管理制度 | 第58-61页 |
第6章 结语 | 第61-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