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泥土搅拌桩在软基处理中应用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水泥土搅拌桩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我国学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我国规范 | 第12页 |
1.2.4 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 | 第15-25页 |
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 | 第15-21页 |
2.1.1 水泥土特性研究 | 第15-19页 |
2.1.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特点 | 第19-20页 |
2.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范围研究 | 第20-21页 |
2.2 加固机理与荷载传递研究 | 第21-23页 |
2.2.1 水解和水化反应 | 第22页 |
2.2.2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 第22页 |
2.2.3 硬凝反应 | 第22页 |
2.2.4 碳化反应 | 第22-23页 |
2.3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研究 | 第23-24页 |
2.3.1 侧摩阻力的含义 | 第23页 |
2.3.2 荷载传递机理 | 第23-24页 |
2.4 水泥土搅拌桩破坏特性研究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关键技术 | 第25-37页 |
3.1 设计流程 | 第25-28页 |
3.1.1 设计原则 | 第25页 |
3.1.2 设计参数 | 第25页 |
3.1.3 设计程序 | 第25-26页 |
3.1.4 设计步骤 | 第26-28页 |
3.2 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3.2.1 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3.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31-36页 |
3.3.1 水基本假定 | 第31-32页 |
3.3.2 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 | 第32-33页 |
3.3.3 下卧层沉降计算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关键技术 | 第37-45页 |
4.1 施工机械 | 第37-41页 |
4.1.1 施工机械 | 第37-39页 |
4.1.2 施工准备 | 第39-41页 |
4.2 施工工艺 | 第41-42页 |
4.2.1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 第41-42页 |
4.2.2 打桩顺序 | 第42页 |
4.2.3 施工资料整理 | 第42页 |
4.3 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 第42-44页 |
4.3.1 施工技术要点 | 第42-43页 |
4.3.2 质量控制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应用及分析 | 第45-54页 |
5.1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 第45-46页 |
5.2 设计计算 | 第46-50页 |
5.2.1 设计参数 | 第46页 |
5.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46-50页 |
5.3 水泥土桩施工 | 第50-52页 |
5.3.1 施工注意事项 | 第50-51页 |
5.3.2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 | 第51-52页 |
5.3.3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验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