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甲壳类养殖论文--虾的养殖论文

对虾高位池精养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中碳流通特征的解析--Ecopath with Ecosim在养殖生态系统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0 前言第15-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41页
   ·对虾养殖模式的概述第16-20页
     ·高位池养殖模式第16-18页
     ·温棚养殖模式第18页
     ·分级池塘养殖模式第18-19页
     ·生态养殖模式第19-20页
   ·对虾养殖池塘生态学的研究概况第20-26页
     ·对虾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第20-21页
     ·养殖水环境与对虾生长的关系第21-23页
     ·养殖系统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第23-26页
   ·开展低碳养殖的重要性第26-29页
   ·Ecopath with Ecosim(EwE)模型的发展和应用第29-38页
     ·EwE 的发展过程第30-31页
     ·EwE 模型的原理第31-34页
     ·EwE 模型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研究的应用第34-37页
     ·EwE 模型的应用前景第37-38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38-41页
     ·支持课题第38页
     ·研究思路第38-39页
     ·技术路线第39-41页
2 高位池精养模式中碳的流通第41-83页
   ·养殖周期中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 值的变化第41-50页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讨论第49-50页
   ·浮游植物的变化第50-56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讨论第54-56页
   ·附壁植物的变化第56-59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6-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讨论第58-59页
   ·浮游动物的变化第59-65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讨论第64-65页
   ·细菌的变化第65-72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5-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讨论第71-72页
   ·养殖对虾第72-75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4页
     ·讨论第74-75页
   ·饵料和有机碎屑第75-80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5-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讨论第79-80页
   ·进、排水对养殖生态系统的影响第80-83页
     ·进、排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80-81页
     ·进、排水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第81页
     ·进、排水对水体碎屑的影响第81-83页
3 生态养殖模式中碳的流通第83-116页
   ·养殖周期中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 值的变化第84-89页
     ·材料和方法第84-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88页
     ·讨论第88-89页
   ·浮游植物的变化第89-93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89-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2页
     ·讨论第92-93页
   ·浮游动物的变化第93-97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93-94页
     ·结果与分析第94-95页
     ·讨论第95-97页
   ·细菌的变化第97-102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97-98页
     ·结果与分析第98-101页
     ·讨论第101-102页
   ·水草、饵料生物和摇蚊幼虫第102-109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02-103页
     ·结果与分析第103-107页
     ·讨论第107-109页
   ·养殖对虾第109-112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09页
     ·结果与分析第109-111页
     ·讨论第111-112页
   ·水体有机碳和底泥有机碳第112-116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12页
     ·结果与分析第112-115页
     ·讨论第115-116页
4 两种养殖模式的 Ecopath 模型分析第116-148页
   ·高位池精养模式Ecopath 模型构建及分析第117-128页
     ·材料和方法第117-120页
     ·结果与分析第120-126页
     ·讨论第126-128页
   ·生态养殖模式Ecopath 模型构建及分析第128-137页
     ·材料和方法第128-130页
     ·结果与分析第130-135页
     ·讨论第135-137页
   ·高位池精养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Ecopath 模型比较第137-140页
     ·生态营养转换效率的差异第137-138页
     ·生态位和营养级结构的差异第138页
     ·混合营养效应的差异第138-140页
   ·高位池精养模式和生态养殖模式的优化途径和调控策略第140-148页
     ·高位池精养模式人工调控方案第140-144页
     ·生态养殖模式人工调控方案第144-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3页
附录第163-170页
个人简历第17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久效磷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多种毒性效应的当量评价
下一篇: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