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磁电效应与多铁性材料概述第10-12页
    1.3 磁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3.1 单相多铁性材料及其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复合多铁性材料及其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3 磁电复合薄膜及其研究进展第16-20页
    1.4 磁电材料的应用第20-23页
        1.4.1 微波器件第21-22页
        1.4.2 磁电电流传感器第22页
        1.4.3 磁电变压器第22-23页
    1.5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23-26页
        1.5.1 铁电相—钛酸锶钡简介第23-24页
        1.5.2 铁磁相—镍锌铁氧体简介第24-26页
    1.6 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技术第28-41页
    2.1 薄膜制备方法简介第28-36页
        2.1.1 溶胶凝胶法(Sol-Gel)第28-32页
        2.1.2 脉冲激光沉积法(PLD)第32-33页
        2.1.3 磁控溅射法(MS)第33-35页
        2.1.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第35-36页
    2.2 薄膜晶体结构表征第36-39页
        2.2.1 X射线衍射第36-38页
        2.2.2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38页
        2.2.3 台阶仪第38-39页
    2.3 薄膜性能测试第39-41页
        2.3.1 铁电性能测试第39-40页
        2.3.2 铁磁性能测试第40-41页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BST铁电薄膜第41-52页
    3.1 BST薄膜的制备第41-44页
    3.2 BST薄膜的表征第44页
    3.3 BST薄膜的晶体结构第44-46页
        3.3.1 XRD物相结构第44-45页
        3.3.2 衍射峰强度分析第45-46页
    3.4 BST薄膜的铁电性能第46-51页
        3.4.1 退火温度对薄膜铁电性的影响第46-47页
        3.4.2 涂膜层数对薄膜铁电性的影响第47-48页
        3.4.3 溶胶浓度对薄膜铁电性的影响第48-50页
        3.4.4 薄膜的漏电流(I-V)特性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NFO磁电薄膜第52-59页
    4.1 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NZF磁电薄膜第52-53页
    4.2 NZF薄膜的表征第53-54页
    4.3 NZF薄膜的晶体结构第54-57页
        4.3.1 XRD图谱第54-55页
        4.3.2 衍射峰强度分析第55-56页
        4.3.3 结晶结构第56-57页
    4.4 铁磁性能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BST-NZF磁电复合薄膜第59-72页
    5.1 BST/NZF复合薄膜的制备第59-60页
    5.2 BST/NZF复合薄膜的表征第60-61页
    5.3 BST/NZF复合薄膜的晶体结构第61-63页
        5.3.1 XRD图谱第61-62页
        5.3.2 AFM形貌图第62-63页
    5.4 BST/NZF复合薄膜的铁电性能第63-67页
        5.4.1 退火温度对复合薄膜铁电性的影响第63-64页
        5.4.2 退火时间对复合薄膜铁电性的影响第64-66页
        5.4.3 复合薄膜的漏电流(I-V)特性第66-67页
    5.5 BST/NZF复合薄膜的铁磁性能第67-69页
    5.6 BST/NZF复合薄膜磁电性能的理论分析第69-71页
        5.6.1 不考虑衬底夹持效应第69-70页
        5.6.2 考虑衬底夹持效应第70-71页
    5.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礁灰岩L油藏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下一篇:含损耗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增强吸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