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2014年度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1.1 流感的五次大流行第11-12页
        1.1.1 西班牙流感(H1N1)第11页
        1.1.2 亚洲流感(H2N2)第11页
        1.1.3 香港流感(H3N2)第11-12页
        1.1.4 俄罗斯流感(H1N1)第12页
        1.1.5 甲型流感(H1N1)第12页
    1.2 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第12-13页
    1.3 野生鸟类迁徙与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关系第13-14页
    1.4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相关分子基础第14-16页
        1.4.1 HA基因第14-15页
        1.4.2 PB2基因第15-16页
        1.4.3 NS1基因第16页
        1.4.4 PB1-F2基因第16页
    1.5 禽流感病毒耐药性相关分子基础第16-17页
    1.6 动物模型在禽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第17-18页
    1.7 候鸟迁徙与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第18-19页
    1.8 野生鸟类中禽流感病毒监测工作第19-21页
    1.9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特性分析第22-47页
    2.1 材料第22页
        2.1.1 主要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用SPF鸡胚第22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9页
        2.2.1 样品采集第22页
        2.2.2 样品处理第22-23页
        2.2.3 病毒RNA的提取第23页
        2.2.4 病毒RNA的反转录第23-24页
        2.2.5 禽流感病毒的PCR鉴定第24页
        2.2.6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第24页
        2.2.7 禽流感病毒的亚型鉴定第24-26页
        2.2.8 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测序第26-28页
        2.2.9 序列拼接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第28-29页
        2.2.10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分子特性分析第29页
    2.3 结果第29-45页
        2.3.1 分离毒株第29-30页
        2.3.2 禽流感分离株基因组全序列扩增第30-31页
        2.3.3 禽流感病毒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31-35页
        2.3.4 禽流感病毒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35-37页
        2.3.5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内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37-44页
        2.3.6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分析第44-45页
    2.4 讨论第45-47页
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致病性和传播能力评估第47-52页
    3.1 材料第47页
        3.1.1 实验毒株第47页
        3.1.2 主要试剂第47页
        3.1.3 实验动物第47页
    3.2 实验方法第47-49页
        3.2.1 病毒EID50测定第47-48页
        3.2.2 小鼠致病性实验第48页
        3.2.3 感染小鼠组织病毒滴定第48页
        3.2.4 豚鼠接触传播能力实验第48页
        3.2.5 感染豚鼠病毒滴定第48页
        3.2.6 H13N6亚型禽流感病毒家鸡致病性实验第48-49页
        3.2.7 感染家鸡病毒滴定第49页
    3.3 结果第49-50页
        3.3.1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小鼠致病性实验第49-50页
        3.3.2 禽流感病毒分离株豚鼠间传播能力评估第50页
        3.3.3 H13N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致病性第50页
    3.4 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禽流感病毒红细胞敏感性分析第52-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页
        4.1.1 实验毒株第52页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2页
    4.2 实验方法第52-53页
        4.2.1 普通鸡红细胞采集与 1%鸡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第52-53页
        4.2.2 豚鼠红细胞采集与 1%豚鼠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第53页
        4.2.3 火鸡红细胞采集与 1%火鸡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第53页
        4.2.4 1%红细胞凝集实验第53页
    4.3 结果第53-54页
    4.4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背压对柴油/生物柴油喷雾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西海500kV变电站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