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1.4.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4.2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发展过程 | 第21-28页 |
2.1 产学合作的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 | 第21-22页 |
2.2 产学合作的试办期(20世纪50年代) | 第22页 |
2.3 产学合作的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 第22-23页 |
2.4 产学合作的活跃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 第23-25页 |
2.5 当前形势及未来趋势 | 第25-28页 |
2.5.1 产学合作当前形势 | 第25-27页 |
2.5.2 产学合作未来趋势 | 第27-28页 |
3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实施 | 第28-49页 |
3.1 产学合作相关政策 | 第29-30页 |
3.1.1 培育优质专业人力 | 第29-30页 |
3.1.2 强化大学产学合作成效 | 第30页 |
3.2 产学合作运作机制 | 第30-34页 |
3.2.1 育成中心 | 第31页 |
3.2.2 技转中心 | 第31-32页 |
3.2.3 产学合作中心 | 第32-34页 |
3.3 产学合作策略成效 | 第34-43页 |
3.3.1 技术研发 | 第34-39页 |
3.3.2 人才培育 | 第39-43页 |
3.4 产学合作个案研究 | 第43-49页 |
3.4.1 台湾明志科技大学 | 第43-46页 |
3.4.2 台湾全家便利商店 | 第46-49页 |
4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启示 | 第49-55页 |
4.1 政府的引导与协调 | 第49-51页 |
4.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评估检查 | 第49-50页 |
4.1.2 健全产学合作机构,建立协调平台 | 第50页 |
4.1.3 出台激励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 | 第50-51页 |
4.2 高职院校的组织与参与 | 第51-52页 |
4.2.1 实现课程与产业接轨 | 第51页 |
4.2.2 重视职业技术资格认证 | 第51-52页 |
4.2.3 鼓励教师参与产学合作 | 第52页 |
4.3 产业的支持与合作 | 第52-55页 |
4.3.1 树立产学合作观念 | 第52-53页 |
4.3.2 加深产学双方沟通 | 第53页 |
4.3.3 注重内外教育培训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8页 |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55-56页 |
5.1.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5.1.2 创新点 | 第56页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6-58页 |
5.2.1 研究局限 | 第56页 |
5.2.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