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进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手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 相关领域与现状 | 第16-19页 |
1.3.1 手表设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3.2 遗传算法在产品设计运用的现状 | 第17-18页 |
1.3.3 感性意象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手表造型的用户意象研究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用户意象及研究策略 | 第22-23页 |
2.3 智能手表用户意象的调查与方法 | 第23-26页 |
2.3.1 用户意象语意集合 | 第23页 |
2.3.2 智能手表的用户意象词汇整理和评价 | 第23-25页 |
2.3.3 意象语意初步筛选方法 | 第25页 |
2.3.4 智能手表的用户意象的因子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4 智能手表意象获取分析 | 第26-31页 |
2.4.1 意象语意初步筛选统计 | 第27-29页 |
2.4.2 用户偏好意象的因子分析实例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结合用户意象的手表形态设计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用户和设计师的感性认知分析 | 第33-34页 |
3.2.1 用户的感性认知 | 第33页 |
3.2.2 设计师的感性认知 | 第33页 |
3.2.3 用户和设计师的感知差异 | 第33-34页 |
3.3 意象驱动造型的设计方法 | 第34-37页 |
3.3.1 设计师形态初步设计 | 第34-35页 |
3.3.2 形态分析法 | 第35-36页 |
3.3.3 数量化理论 | 第36-37页 |
3.4 基于用户意象驱动的智能手表造型 | 第37-43页 |
3.4.1 组件造型分析 | 第37-39页 |
3.4.2 手表造型设计要素辨识 | 第39-40页 |
3.4.3 偏相关系数分析 | 第40-42页 |
3.4.4 手表造型意象回归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3.4.5 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手表造型进化 | 第45-60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5-50页 |
4.2.1 GA算法 | 第45-46页 |
4.2.2 交互式遗传算法 | 第46-47页 |
4.2.3 智能手表造型部件构建 | 第47-49页 |
4.2.4 编码与解码 | 第49页 |
4.2.5 用户评价的适应度 | 第49-50页 |
4.3 神经网络概述 | 第50-53页 |
4.3.1 BP神经网络的隐层结构与激活函数 | 第51-52页 |
4.3.2 增量学习 | 第52-53页 |
4.4 进化设计算法实现 | 第53-58页 |
4.4.1 流程介绍 | 第53-54页 |
4.4.2 手表组件库基因编码 | 第54页 |
4.4.3 初始种群编码 | 第54-55页 |
4.4.4 遗传算法的操作方法 | 第55-57页 |
4.4.5 控制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4.4.6 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输出层 | 第58页 |
4.5 算法终止条件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合用户的意象智能手表造型设计实例 | 第60-67页 |
5.1 系统简介 | 第60-61页 |
5.2 交互流程 | 第61-62页 |
5.3 结合用户偏好意象交互评价的智能手表进化 | 第62-64页 |
5.4 目标用户实例 | 第64-65页 |
5.5 实例结果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1 | 第75-76页 |
附录2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