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际影子银行的法律特征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影子银行的由来 | 第13-18页 |
一、影子银行的历史雏形 | 第13-14页 |
二、影子银行术语的界定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国际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特征 | 第18-26页 |
一、国际影子银行运作的风险因素 | 第18-23页 |
二、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特征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的现存弊端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影子银行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危害 | 第26-28页 |
一、国际影子银行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 第26-27页 |
二、法律监管空白对金融稳定的危害性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8-32页 |
一、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 第28-31页 |
二、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可行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国内法规则 | 第32-41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规则 | 第32-33页 |
一、初步的改革 | 第32页 |
二、《多德法案》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欧洲国家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规则 | 第33-36页 |
一、英国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 第33-34页 |
二、欧盟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法律监管规则 | 第36-39页 |
一、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及其发展 | 第36-38页 |
二、我国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规则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主要模式的经验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法律规则的构建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国际层面的法律监管建议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原则、标准及制度体系构建 | 第42-47页 |
一、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原则 | 第43-44页 |
二、国际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标准及制度体系构建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