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来源 | 第16-23页 |
1.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 第16-19页 |
1.1.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主流 | 第16-17页 |
1.1.2 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 第17-18页 |
1.1.3 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 | 第18-19页 |
1.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9-23页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 | 第20-21页 |
1.2.2 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古代大同社会理想 | 第21-23页 |
2 关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的阐释 | 第23-33页 |
2.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含义 | 第23-27页 |
2.1.1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论述 | 第23-24页 |
2.1.2 关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阐释 | 第24-27页 |
2.2 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27-29页 |
2.2.1 共同之处——追求互动与融合 | 第28-29页 |
2.2.2 不同之处——侧重点不同 | 第29页 |
2.2.3 三者关系——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 第29页 |
2.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建设“一带一路”相互促进 | 第29-33页 |
2.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建设“一带一路”展现目标导向 | 第30-31页 |
2.3.2 建设“一带一路”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路径 | 第31-33页 |
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意义 | 第33-42页 |
3.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3-37页 |
3.1.1 深化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 第33-35页 |
3.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第35-36页 |
3.1.3 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 第36-37页 |
3.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37-42页 |
3.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 第37-38页 |
3.2.2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证 | 第38-39页 |
3.2.3 增进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 第39-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