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分析第8-10页
     ·相关研究概念阐释第8-9页
     ·国内DV 影像发展掠影第9-10页
     ·DV 浪潮:数字化文艺复兴第10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研究任务设计第13-15页
2 纪实化表达:DV 加剧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分化第15-25页
   ·“独立”概念的理解第15-16页
   ·独立纪录片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6页
   ·新纪录运动与早期独立制片人第16-17页
   ·DV 时代的独立纪录片浪潮第17-20页
     ·影像媒介手段的解放第18-19页
     ·纪录理念与纪实语言的变革第19页
     ·“个人化影像”新时代第19-20页
     ·由推动社会改造到完成一次呈现第20页
   ·DV 独立纪录片的传承与突破第20-25页
     ·纪录普通人的本质状态第21-22页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第22-23页
     ·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第23页
     ·女性视角下的私人秘密空间第23-25页
3 功利化表达:DV 积极介入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第25-31页
   ·DV 为电视纪录片栏目开辟新的生存空间第25-28页
     ·90 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低潮第25-26页
     ·电视纪录片选择了DV 路线第26-27页
     ·国内首个DV 电视频道第27-28页
   ·DV 为其它电视栏目提供影像支持第28-29页
     ·电视市民栏目中的DV 影像第28页
     ·电视新闻栏目中的DV 影像第28-29页
     ·其它电视栏目中的DV 影像第29页
   ·DV 与电视媒体结合的平衡点第29-31页
4 艺术化表达:DV 催生“后第六代”电影人第31-35页
   ·“Dogma95”与DV 电影第31-32页
   ·贾樟柯和“业余电影时代”第32页
   ·“后第六代”电影人第32-35页
     ·“第六代”电影导演群第32-33页
     ·身份复杂的“后第六代”电影人第33-35页
5 民间化表达:DV 导致自制剧空前繁荣第35-43页
   ·“影像民间化”浪潮的是与非第35-39页
     ·“家庭录影带”的“新史学”意义第35-37页
     ·视觉消费主义泛滥的影像游戏第37页
     ·镜头暴力引发的伦理悖论第37-38页
     ·商业利益驱动的影像艺术投机第38-39页
   ·校园DV 剧盛况空前第39-43页
     ·校园DV 剧的发展概况第39-40页
     ·校园DV 剧创作的价值分析第40-43页
6 先锋化表达:DV 赋予短片更多实验的可能性第43-48页
   ·短片与先锋电影第43-44页
   ·中国DV 短片:各种可能性的探索第44-48页
     ·形式与结构上的颠覆第44-45页
     ·时空观念上的超现实主义第45-46页
     ·历史与政治的反讽和隐喻第46-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读研期间参与的课题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电影游戏中游戏电影:张建亚电影研究
下一篇:论拉兹·卡普尔的电影导演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