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1 前言 | 第10-12页 |
1.2 金属铂配体化合物 | 第12-18页 |
1.2.1 金属铂配体化合物的简述 | 第12页 |
1.2.2 金属铂配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第12-18页 |
1.3 金属钯配体化合物 | 第18-21页 |
1.3.1 金属钯配体化合物的简述 | 第18页 |
1.3.2 金属钯配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第18-21页 |
1.4 金属钌配体化合物 | 第21-23页 |
1.4.1 金属钌配体化合物的简述 | 第21页 |
1.4.2 金属钌配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第21-23页 |
1.5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 第23-25页 |
1.5.1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简介 | 第23页 |
1.5.2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6 课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1.7 主题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第2章 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金属铂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27-35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7-2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2.3.1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试剂 | 第28-29页 |
2.3.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9页 |
2.4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表征 | 第29-32页 |
2.4.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核磁、质谱表征 | 第29-32页 |
2.5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32-34页 |
2.5.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32页 |
2.5.2 金属配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试数据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金属钯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35-47页 |
3.1 前言 | 第35页 |
3.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5-36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3.1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试剂 | 第36页 |
3.3.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6-37页 |
3.4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表征 | 第37-44页 |
3.4.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核磁、质谱表征 | 第37-40页 |
3.4.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第40-44页 |
3.5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44-46页 |
3.5.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44页 |
3.5.2 金属配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试数据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金属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47-64页 |
4.1 前言 | 第47页 |
4.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47-48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3.1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试剂 | 第48-49页 |
4.3.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9-50页 |
4.4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表征 | 第50-61页 |
4.4.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核磁、质谱表征 | 第50-55页 |
4.4.2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第55-61页 |
4.5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第61-63页 |
4.5.1 金属配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61页 |
4.5.2 金属配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试数据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