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沼泽覆盖区浅钻化探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浅钻化探概念的提出 | 第9页 |
1.2 浅钻化探的定义与研究范畴 | 第9-10页 |
1.3 森林沼泽覆盖区化探技术方法的演化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浅钻化探技术基础研究 | 第15-22页 |
2.1 森林沼泽区覆盖层的类型 | 第15-19页 |
2.1.1 常规覆盖层结构 | 第16-17页 |
2.1.2 土壤缺失型覆盖层 | 第17页 |
2.1.3 单一土壤型覆盖层 | 第17-18页 |
2.1.4 沼泽河道覆盖层 | 第18-19页 |
2.2 浅钻化探元素迁移模型及异常模式 | 第19-22页 |
第3章 森林沼泽覆盖区浅钻取样方法 | 第22-25页 |
3.1 采样介质 | 第22-23页 |
3.2 采样装备 | 第23-24页 |
3.3 取样器具与工艺 | 第24页 |
3.4 采样要求及样品存放 | 第24页 |
3.5 样品加工及分析测试 | 第24-25页 |
第4章 浅钻化探方法在森林沼泽覆盖区的试验与应用 | 第25-61页 |
4.1 多宝山矿区浅钻化探的试验情况 | 第25-42页 |
4.1.1 工作区概况 | 第25-26页 |
4.1.2 浅钻化探扫面试验 | 第26-33页 |
4.1.3 青松山矿区单点异常查证 | 第33-37页 |
4.1.4 长胜二队矿区物探磁异常查证 | 第37-39页 |
4.1.5 二龙山村矿区相位激电异常查证 | 第39-41页 |
4.1.6 小结 | 第41-42页 |
4.2 某矿区物化探综合异常查证 | 第42-46页 |
4.2.1 工作区概况 | 第42-43页 |
4.2.2 浅钻化探剖面部署 | 第43页 |
4.2.3 取样介质及取样要求 | 第43-44页 |
4.2.4 取样工艺方法 | 第44-45页 |
4.2.5 钻孔编录和保存 | 第45页 |
4.2.6 浅钻地球化学剖面成果 | 第45-46页 |
4.2.7 小结 | 第46页 |
4.3“浅钻-测试”快速勘查技术 | 第46-61页 |
4.3.1 试验区概况 | 第46-49页 |
4.3.2“浅钻-测试”快速勘查技术的提出 | 第49-50页 |
4.3.3 浅钻快速取样技术 | 第50-52页 |
4.3.4 野外快速分析测试技术 | 第52-55页 |
4.3.5“浅钻-测试”快速勘查技术试验情况 | 第55-60页 |
4.3.6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