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柔性制造系统及柔性制造单元论文

复杂机电产品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与调度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1 课题来源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 技术路线第21-23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23-26页
2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第26-48页
    2.1 复杂机电产品研究现状第26-28页
    2.2 生产单元概述第28-31页
        2.2.1 生产单元的起源与发展第28-29页
        2.2.2 生产单元的优势第29-31页
    2.3 生产单元构建研究综述第31-36页
        2.3.1 生产单元构建原理及方法第31-34页
        2.3.2 生产单元构建文献分析第34-36页
    2.4 生产单元调度问题研究综述第36-44页
        2.4.1 生产单元调度问题简介第36-40页
        2.4.2 生产单元调度研究第40-42页
        2.4.3 多生产单元调度研究第42-44页
    2.5 基于节拍平衡的调度研究第44-45页
    2.6 文献总结第45-48页
3 复杂机电产品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与调度问题的总体框架第48-62页
    3.1 复杂机电产品的生产特点分析第48-53页
        3.1.1 复杂机电产品的生产过程第48-51页
        3.1.2 复杂机电产品的生产特点第51-53页
    3.2 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的制造柔性要素构成分析第53-57页
    3.3 复杂机电产品对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与调度问题的总体框架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2页
4 基于设备权重和不确定需求的复杂机电产品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第62-90页
    4.1 复杂机电产品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背景第62-63页
    4.2 产品不确定需求综述第63-67页
        4.2.1 产品不确定需求简介第63-65页
        4.2.2 产品不确定需求描述第65-67页
    4.3 基于设备权重和模糊需求的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模型第67-75页
        4.3.1 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第67-71页
        4.3.2 设备权重第71-72页
        4.3.3 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模型第72-74页
        4.3.4 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模型第74-75页
    4.4 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模型算法设计第75-78页
        4.4.1 目标函数计算第76页
        4.4.2 染色体编码设计第76-77页
        4.4.3 交叉与变异设计第77-78页
    4.5 案例应用第78-89页
        4.5.1 生产单元基本信息第78-81页
        4.5.2 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构建结果分析及讨论第81-89页
    4.6 本章小结第89-90页
5 基于节拍平衡的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调度研究第90-120页
    5.1 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调度分析第90-95页
        5.1.1 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调度背景及需求第90-91页
        5.1.2 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制造过程分析第91-94页
        5.1.3 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调度特点第94-95页
    5.2 机加组件生产单元作业组织模式分析第95-99页
        5.2.1 顺序移动模式第95-96页
        5.2.2 平行移动模式第96-97页
        5.2.3 平顺移动模式第97-99页
    5.3 基于节拍平衡的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两阶段调度模型第99-106页
        5.3.1 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第99-102页
        5.3.2 机加组件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节拍平衡分析第102-105页
        5.3.3 基于节拍平衡的高柔性数控生产单元调度模型第105-106页
    5.4 整单调度遗传算法设计第106-110页
        5.4.1 染色体编码及解码设计第106-109页
        5.4.2 交叉与变异设计第109-110页
    5.5 案例应用第110-119页
        5.5.1 基本信息介绍第110-113页
        5.5.2 节拍平衡及调度结果分析及讨论第113-119页
    5.6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6 面向并行制造的复杂机电产品多生产单元协同调度研究第120-150页
    6.1 复杂机电产品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调度分析第120-125页
        6.1.1 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调度背景及需求第120-123页
        6.1.2 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生产过程分析第123-124页
        6.1.3 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调度特点第124-125页
    6.2 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作业组织模式分析第125-129页
        6.2.1 多生产单元独立加工模式第126-127页
        6.2.2 多生产单元并行加工模式第127-128页
        6.2.3 多生产单元并行协同加工模式第128-129页
    6.3 复杂机电产品多生产单元制造系统并行协同调度第129-136页
        6.3.1 问题描述第129-131页
        6.3.2 符号说明第131-133页
        6.3.3 并行协同调度模型第133-134页
        6.3.4 并行协同调度策略第134-136页
    6.4 分段并行协同调度遗传算法设计第136-141页
        6.4.1 分段并行协同调度算法流程第136-138页
        6.4.2 编码方案设计第138-139页
        6.4.3 分阶段并行解码方案第139-140页
        6.4.4 分段并行交叉和变异设计第140-141页
    6.5 案例应用第141-149页
        6.5.1 制造系统基本信息第142-145页
        6.5.2 调度结果分析及讨论第145-149页
    6.6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7.1 研究结果讨论与总结第150-151页
    7.2 未来研究展望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74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74-17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缝钢管热轧坯料设计问题研究
下一篇:电沉积铁镍合金箔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