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测量原理及系统结构 | 第14-22页 |
2.1 生化检测仪的测量原理 | 第14-17页 |
2.1.1 分光光度法 | 第14页 |
2.1.2 郎伯-比尔定律 | 第14-16页 |
2.1.3 临床生化检测中常用的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2.2 仪器的系统结构 | 第17-19页 |
2.3 仪器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9-21页 |
2.3.1 Boot Loader引导加载程序 | 第19页 |
2.3.2 Linux内核及硬件设备驱动 | 第19-20页 |
2.3.3 根文件系统 | 第20页 |
2.3.4 应用程序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仪器Linux开发平台构建 | 第22-43页 |
3.1 核心板硬件特性及交叉开发模式简介 | 第22-23页 |
3.1.1 核心板硬件特性 | 第22-23页 |
3.1.2 交叉开发模型 | 第23页 |
3.2 建立主机开发环境 | 第23-24页 |
3.2.1 宿主机Linux系统安装与基本环境配置 | 第23页 |
3.2.2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 | 第23-24页 |
3.3 嵌入式Linux在仪器平台上的实现 | 第24-28页 |
3.3.1 引导加载程序的移植 | 第24-25页 |
3.3.2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 | 第25-28页 |
3.3.3 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28页 |
3.4 仪器硬件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28-42页 |
3.4.1 Linux设备驱动简介 | 第29-30页 |
3.4.2 Linux字符设备驱动结构及开发流程 | 第30-31页 |
3.4.3 光谱扫描定位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31-37页 |
3.4.4 光敏检测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37-40页 |
3.4.5 DS18B20驱动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4 仪器测控软件设计 | 第43-57页 |
4.1 软件功能模块 | 第43页 |
4.2 自检方案及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4.2.1 自检方案 | 第43-44页 |
4.2.2 键控自检 | 第44页 |
4.2.3 开机自检 | 第44-45页 |
4.3 恒温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第45-48页 |
4.3.1 温控系统结构 | 第45-46页 |
4.3.2 PID算法分析 | 第46-47页 |
4.3.3 温控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4.4 生化分析 | 第48-54页 |
4.4.1 调零 | 第48-49页 |
4.4.2 吸光度的测定 | 第49-50页 |
4.4.3 校准 | 第50-51页 |
4.4.4 质控 | 第51-53页 |
4.4.5 多通道同步检测 | 第53-54页 |
4.5 人机交互 | 第54-56页 |
4.5.1 检验报告单打印 | 第54-55页 |
4.5.2 触摸屏通信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4.6 小结 | 第56-57页 |
5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5.1 驱动程序模块的加载调试 | 第57-58页 |
5.2 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实验 | 第58-61页 |
5.2.1 光敏检测系统测试实验 | 第58-59页 |
5.2.2 光谱扫描检测系统测试实验 | 第59-60页 |
5.2.3 样品室恒温控制系统测试实验 | 第60-61页 |
5.3 临床对比实验 | 第61页 |
5.4 小结 | 第61-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