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自卸汽车论文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发展概况第10-11页
        1.2.2 国外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发展概况第13页
        1.3.2 国内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前桥辅助驱动系统方案研究第17-29页
    2.1 主行驶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第17-19页
        2.1.1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使用特点第17-18页
        2.1.2 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第18-19页
    2.2 前桥辅助驱动系统方案研究第19-23页
        2.2.1 液压轮边马达驱动方案第19-21页
        2.2.2 液压轮毂马达驱动方案第21-22页
        2.2.3 利用举升液压泵驱动液压马达方案第22-23页
    2.3 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第23-28页
        2.3.1 液压系统的组成第23-25页
        2.3.2 工作模式的切换第25-27页
        2.3.3 同步性控制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前桥辅助驱动液压系统静态参数匹配与计算选型第29-48页
    3.1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基本参数第29-30页
    3.2 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的元件选型与校核第30-39页
        3.2.1 车辆牵引力的确定第30-31页
        3.2.2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第31-32页
        3.2.3 关键元件的计算选型第32-39页
    3.3 前桥辅助驱动系统效率的计算与分析第39-45页
        3.3.1 液压泵的效率理论计算与分析第39-43页
        3.3.2 液压马达的效率理论计算与分析第43-45页
    3.4 液压辅助制动能力的计算与分析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行驶驱动系统牵引特性研究第48-62页
    4.1 运动学分析与计算第48-50页
    4.2 动力学分析与计算第50-55页
    4.3 牵引特性研究第55-61页
        4.3.1 牵引特性方程第55-58页
        4.3.2 牵引特性曲线分析第58-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基于AMESim的前桥辅助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第62-74页
    5.1 仿真的目的及意义第62-63页
    5.2 AMESim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5.2.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3页
        5.2.2 系统模块的建立与分析第63-65页
    5.3 前桥辅助驱动系统的仿真第65-73页
        5.3.1 牵引性能仿真第66页
        5.3.2 驱动系统对不同载荷的响应第66-70页
        5.3.3 前后桥联合驱动仿真第70-72页
        5.3.4 蓄能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仿真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词表示方法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
下一篇:基于信号分解表示的交通标志定位与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