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解析林风眠及其艺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9-10页 |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当代视角下的林风眠 | 第11-14页 |
·林风眠革新艺术观念的生存土壤 | 第11-12页 |
·反传统心理的产生 | 第11-12页 |
·融合思想的前奏 | 第12页 |
·中西调和 以西润中 | 第12-14页 |
第3章 富有格调的艺术 | 第14-25页 |
·打破传统 方形构图 | 第14-17页 |
·富有诗意的色彩 | 第17-19页 |
·有灵魂的线条 | 第19-22页 |
·情境相容 意象情怀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内涵丰富的人文审美情结 | 第25-31页 |
·现代审美方向 | 第25-26页 |
·思乡情结的延续 | 第26页 |
·悲剧美的现实意义 | 第26-28页 |
·忧患意识 | 第28-29页 |
·林风眠的美学追求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关系 | 第29-31页 |
第5章 当代语境下对林风眠的继承和发扬 | 第31-39页 |
·继承林风眠的衣钵 | 第31-33页 |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3-34页 |
·因材施教 重视创新 | 第34-35页 |
·重视艺术理论 | 第35-36页 |
·重器不轻道 | 第36-37页 |
·德艺双馨的人格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当代语境下对林风眠的思考 | 第39-45页 |
·林风眠绘画写意之说 | 第39-40页 |
·美术馆功用之我见 | 第40-42页 |
·两场林风眠展览引发的思考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