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因子应用于重度慢性牙周炎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3-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7-18页 |
| 2.1.1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 2.1.2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8页 |
| 2.2 生物材料与药物 | 第18-19页 |
| 2.3 器械与设备 | 第19页 |
| 2.4 诊断要点 | 第19-20页 |
| 2.4.1 重度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2.4.2 患牙行位点保存术的适应征 | 第19-20页 |
| 2.5 观察方法 | 第20-21页 |
| 2.5.1 拔牙窝观察 | 第20页 |
| 2.5.2 临床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 2.5.3 影像学观察指标 | 第21页 |
| 2.6 PRF的制备 | 第21-23页 |
| 2.6.1 PRF的即刻制备步骤 | 第21-22页 |
| 2.6.2 PRF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 2.7 治疗过程与手术方法 | 第23-28页 |
| 2.7.1 牙周基础治疗 | 第23-24页 |
| 2.7.2 拔牙位点保存术 | 第24-27页 |
| 2.7.3 术后医嘱 | 第27-28页 |
| 2.7.4 术后复诊时间与处理 | 第28页 |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 3.结果 | 第28-30页 |
| 3.1 拔牙窝情况 | 第28页 |
| 3.2 邻牙的牙周情况 | 第28-29页 |
| 3.3 影像学情况 | 第29-30页 |
| 4.讨论 | 第30-32页 |
| 4.1 拔牙窝的改变 | 第30页 |
| 4.2 位点保存与种植 | 第30页 |
| 4.3 牙周感染的控制 | 第30-31页 |
| 4.4 生长因子的应用 | 第31-32页 |
| 4.5 GBR技术的应用 | 第32页 |
| 5.结论 | 第32-3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7 典型病例报告 | 第37-44页 |
| 附录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综述 | 第46-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