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

沿江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第9页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第9-12页
     ·农村生活垃圾的源头第10页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回收现状第10页
     ·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处理处置现状第12-14页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4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村民环保意识调查第16-21页
   ·调查方法第16页
   ·调查内容第16页
   ·结果分析第16-21页
第三章 典型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分析第21-42页
   ·研究区概况第21-24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21-22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2页
     ·典型村概况第22-23页
     ·目前垃圾处理现状第23-24页
   ·生活垃圾特征研究方法第24-28页
     ·入户调查第24-25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分析及方法第25-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生活垃圾物质组成第28-30页
     ·人均系数与村垃圾总量第30-31页
     ·生活垃圾理化性变化第31-34页
   ·生活垃圾产出特征因素分析第34-37页
     ·村类型因素第34-35页
     ·季节因素第35-37页
   ·农村生活垃圾产量趋势第37-38页
   ·厨余类垃圾好氧堆肥的可行性研究第38-40页
     ·反应器装置第38页
     ·实验原料和方法第38-39页
     ·指标测定与方法第39页
     ·减量化第39-40页
     ·温度变化第40页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沿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研究第42-50页
   ·基本原则及技术路线第42-43页
     ·基本原则第42页
     ·技术路线第42-43页
   ·生活垃圾的分类及收运方案第43-45页
     ·分类标准第43-44页
     ·要求及操作第44-45页
   ·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第45-47页
     ·垃圾处理方案第45-46页
     ·处理要求第46-47页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47页
   ·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第47-50页
     ·加强组织领导第47-48页
     ·建立管理机制第48页
     ·广泛宣传发动第48页
     ·各部门的考核机制第48页
     ·运行经费来源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结论第50页
   ·问题及展望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级跌水复合垂直流湿地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研究
下一篇: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2-萘酚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