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 | 第9页 |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 第9-12页 |
·农村生活垃圾的源头 | 第10页 |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回收现状 | 第10页 |
·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处理处置现状 | 第12-14页 |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村民环保意识调查 | 第16-21页 |
·调查方法 | 第16页 |
·调查内容 | 第16页 |
·结果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三章 典型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分析 | 第21-4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页 |
·典型村概况 | 第22-23页 |
·目前垃圾处理现状 | 第23-24页 |
·生活垃圾特征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入户调查 | 第24-2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分析及方法 | 第25-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生活垃圾物质组成 | 第28-30页 |
·人均系数与村垃圾总量 | 第30-31页 |
·生活垃圾理化性变化 | 第31-34页 |
·生活垃圾产出特征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村类型因素 | 第34-35页 |
·季节因素 | 第35-37页 |
·农村生活垃圾产量趋势 | 第37-38页 |
·厨余类垃圾好氧堆肥的可行性研究 | 第38-40页 |
·反应器装置 | 第38页 |
·实验原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指标测定与方法 | 第39页 |
·减量化 | 第39-40页 |
·温度变化 | 第40页 |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沿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研究 | 第42-50页 |
·基本原则及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基本原则 | 第42页 |
·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生活垃圾的分类及收运方案 | 第43-45页 |
·分类标准 | 第43-44页 |
·要求及操作 | 第44-45页 |
·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 第45-47页 |
·垃圾处理方案 | 第45-46页 |
·处理要求 | 第46-47页 |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7页 |
·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 第47-50页 |
·加强组织领导 | 第47-48页 |
·建立管理机制 | 第48页 |
·广泛宣传发动 | 第48页 |
·各部门的考核机制 | 第48页 |
·运行经费来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0页 |
·问题及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