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知名商品认定的理论探析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知名商品的认定方法 | 第14-20页 |
一、知名商品的法律定义 | 第14-15页 |
二、知名商品的认定标准 | 第15-20页 |
第二节 商品知名要件分析 | 第20-23页 |
一、商品必须具有知名属性 | 第20-21页 |
二、商品知名还是标识知名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权益归属研究 | 第23-36页 |
第一节 特有包装和装潢的认定 | 第23-28页 |
一、包装和装潢的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二、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有性认定 | 第25-28页 |
第二节 特有包装和装潢的权益归属分析 | 第28-36页 |
一、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法律属性分析 | 第28-32页 |
二、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的权益归属判定 | 第32-36页 |
第三章 相同近似使用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以及判定 | 第36-42页 |
第一节 相同近似使用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 | 第36-38页 |
一、混淆可能性是判定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的标准 | 第36-37页 |
二、相同近似使用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相同近似使用与混淆误认的判定标准 | 第38-42页 |
一、相同和近似判定标准 | 第38-39页 |
二、混淆的分类 | 第39-40页 |
三、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适用的混淆类型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42-46页 |
第一节 知名商品修改为知名商业标识 | 第42-43页 |
一、使用知名商品的弊端 | 第42页 |
二、保护知名商品修改为保护知名且特有的包装和装潢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客体的独立性与开放性 | 第43页 |
一、保持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客体的独立性 | 第43页 |
二、保持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概念的开放性 | 第43页 |
第三节 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权益归属的判定建议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加入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和扩充混淆类型 | 第44-46页 |
一、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加入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 | 第44-45页 |
二、扩充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混淆类型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