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球磨机负荷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球磨机负荷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19-30页 |
2.1 球磨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球磨机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1.2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 球磨机负荷检测系统硬件平台 | 第21-24页 |
2.2.1 负荷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1-22页 |
2.2.2 负荷检测系统的运行平台 | 第22-23页 |
2.2.3 OMAP-L138处理器概述 | 第23-24页 |
2.3 球磨机负荷检测软件的功能分析 | 第24-26页 |
2.4 球磨机负荷检测软件的方案设计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负荷检测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0-61页 |
3.1 音频采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1页 |
3.1.1 嵌入式Linux中的音频架构 | 第30-31页 |
3.1.2 音频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页 |
3.2 双核通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5页 |
3.2.1 基于共享内存的双核通信方法 | 第31-32页 |
3.2.2 双核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35页 |
3.3 信号处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8页 |
3.3.1 磨音频谱检测原理 | 第35-37页 |
3.3.2 磨音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39页 |
3.3.3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DSP实现与优化 | 第39-43页 |
3.3.4 神经网络在球磨机负荷检测中的应用 | 第43-47页 |
3.3.5 信号处理子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47-48页 |
3.4 人机交互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1页 |
3.4.1 频谱监控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0页 |
3.4.2 参数设置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1页 |
3.5 网络通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4页 |
3.5.1 并发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3页 |
3.5.2 远程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3.6 电流信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0页 |
3.6.1 电流信号子系统设计方法 | 第54-55页 |
3.6.2 电流信号内核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软件测试及验证 | 第61-75页 |
4.1 测试方案及平台验证 | 第61-64页 |
4.1.1 测试方案的选择 | 第61-62页 |
4.1.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62-64页 |
4.2 软件功能测试 | 第64-72页 |
4.2.1 音频采集子系统测试 | 第64-65页 |
4.2.2 双核通信子系统测试 | 第65-66页 |
4.2.3 信号处理子系统测试 | 第66-69页 |
4.2.4 人机交互子系统测试 | 第69-70页 |
4.2.5 网络通信子系统测试 | 第70-71页 |
4.2.6 电流信号子系统测试 | 第71-72页 |
4.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72-74页 |
4.3.1 软件稳定性测试 | 第72-73页 |
4.3.2 软件实时性测试 | 第73-74页 |
4.4 软件测试总结 | 第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5.2 后期工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神经网络参数 | 第81-82页 |
附录B Bootloader参数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