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7页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一、史料文献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第四节 独特的乾隆花园 | 第8-11页 |
第一章 乾隆花园里的“松竹梅”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松、竹、梅在乾隆花园内的种植情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乾隆花园内檐装修中的“松竹梅” | 第12-15页 |
第三节 乾隆花园室内陈设中的“松竹梅” | 第15-17页 |
第四节 乾隆花园“松竹梅”意象的数量统计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乾隆花园“松竹梅”主题的表意目的:乾隆帝文人情怀的释放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乾隆花园具有文人园林的性质 | 第18-20页 |
一、文人园林的兴起与发展 | 第18页 |
二、乾隆花园的文人园林特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通过“松竹梅”表现出的乾隆皇帝的文人追求 | 第20-27页 |
一、松与长寿 | 第21页 |
二、竹与归隐 | 第21-23页 |
三、梅与雅趣 | 第23-25页 |
四、“岁寒三友”与君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乾隆花园以“松竹梅”作主题的根本原因:帝王审美的需要 | 第27-40页 |
第一节 乾隆花园的造园目的:乾隆帝对养老园居之所的需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乾隆花园的造园思想:乾隆帝对江南园林的借鉴 | 第28-31页 |
一、空间格局灵活多样 | 第29-30页 |
二、“松竹梅”意境的引入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乾隆花园的造园工艺:乾隆帝对扬州工艺的喜爱和重用 | 第31-38页 |
一、乾隆帝审美取向的改变 | 第31-32页 |
二、扬州工匠承办了乾隆花园部分内檐装修 | 第32-38页 |
第四节 乾隆帝的“松竹梅”情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结论 “北园南相”的乾隆花园:文人园林的形式,皇家园林的本质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