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来源 | 第7-8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 | 第8-12页 |
1.3.1 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 | 第8-10页 |
1.3.2 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14页 |
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第3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和影响 | 第16-22页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 | 第16-19页 |
3.1.1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等 | 第16-17页 |
3.1.2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 第17-18页 |
3.1.3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 | 第18-19页 |
3.1.4 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 | 第19页 |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影响 | 第19-22页 |
3.2.1 农村资源的流失 | 第20页 |
3.2.2 加大城乡差距 | 第20-21页 |
3.2.3 影响社会的稳定 | 第21-22页 |
第4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原因 | 第22-28页 |
4.1 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差距大 | 第22-24页 |
4.2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受阻 | 第24-25页 |
4.2.1 欠缺公共服务表达意识 | 第24页 |
4.2.2 需求表达渠道不畅 | 第24-25页 |
4.3 指标体系不完善,服务导向存在偏差 | 第25-26页 |
4.4 公职人员“服务理念”缺乏 | 第26-28页 |
4.4.1 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欠缺 | 第26页 |
4.4.2 公职人员的以权谋私行为 | 第26-28页 |
第5章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 第28-38页 |
5.1 完善财政体制,实现城乡投入的均等化 | 第28-30页 |
5.1.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 第28-29页 |
5.1.2 财权与事权相平衡,保证推进工作顺利进行 | 第29-30页 |
5.2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制度 | 第30-31页 |
5.2.1 政府职能转变,破除行业垄断 | 第30页 |
5.2.2 借鉴国外经验,PPP模式中国化 | 第30-31页 |
5.3 完善农民利益需求表达机制 | 第31-33页 |
5.3.1 提高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认知 | 第31-32页 |
5.3.2 加强对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的建设 | 第32-33页 |
5.4 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5.5 加强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监督 | 第34-38页 |
5.5.1 加强对公共服务发展资金使用的监督 | 第34-35页 |
5.5.2 强化监管,保证公共服务提供效率和质量 | 第35-36页 |
5.5.3 完善责任追究制 | 第36-3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