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PP模式法律问题研究--以政府采购为视角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1章 PPP模式概述 | 第9-16页 |
1.1 PPP模式的内涵 | 第9-13页 |
1.1.1 PPP模式的定义 | 第9-10页 |
1.1.2 几种PPP运作模式 | 第10-13页 |
1.2 PPP模式的优点及必要条件 | 第13-16页 |
1.2.1 PPP模式的优点 | 第13-14页 |
1.2.2 PPP模式的必要条件 | 第14-16页 |
第2章 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 第16-24页 |
2.1 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2.1.1 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2.1.2 PPP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18-19页 |
2.2 PPP项目合同的法律性质 | 第19-21页 |
2.2.1 法律对PPP项目合同性质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2 PPP项目合同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0-21页 |
2.3 PPP项目与政府釆购 | 第21-24页 |
2.3.1 政府釆购的定义 | 第21-22页 |
2.3.2 政府釆购与PPP项目的区别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PPP模式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24-32页 |
3.1 我国PPP立法现状 | 第24-26页 |
3.2 现行PPP立法问题研究 | 第26-32页 |
3.2.1 合同授予方式 | 第27-29页 |
3.2.2 采购程序 | 第29-31页 |
3.2.3 评标标准 | 第31页 |
3.2.4 采购平台 | 第31-32页 |
第4章 对我国PPP模式政府采购的立法建议 | 第32-38页 |
4.1 英国PPP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2-33页 |
4.2 完善PPP法律制度 | 第33-35页 |
4.2.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4页 |
4.2.2 完善甄选私营部门合作伙伴的谈判程序 | 第34-35页 |
4.2.3 完善经营者进入退出机制 | 第35页 |
4.3 完善合同授予标准 | 第35-36页 |
4.4 设立PPP专属机构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发表作品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