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公众感知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3-17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第20-28页
    2.1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与目标第20-24页
        2.1.1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第20-21页
        2.1.2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第21-24页
    2.2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类第24-25页
    2.3 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公众感知的问卷设计第28-36页
    3.1 建设成效公众感知指标的选择第28-32页
        3.1.1 指标设计原则第28-29页
        3.1.2 指标的确定方法第29-30页
        3.1.3 指标的含义第30-32页
    3.2 调查问卷设计第32-34页
        3.2.1 调查对象与地点第32-33页
        3.2.2 调查方法第33-34页
        3.2.3 调查内容第34页
    3.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公众感知实证分析第36-81页
    4.1 基本调查信息第36-38页
    4.2 规划科学的感知情况第38-39页
    4.3 生产发展的感知情况第39-49页
        4.3.1 土地流转形式不断发展,支付形式、价格差异大第39-40页
        4.3.2 政府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积极性有待提高第40-41页
        4.3.3 乡村旅游业有待发展,基础信息设施发展迅速第41-43页
        4.3.4 生产发展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3-49页
    4.4 生活宽裕的感知情况第49-55页
        4.4.1 收入来源结构有待调整,家庭消费支出特征明显第49-51页
        4.4.2 家庭自来水使用率和清洁生活能源使用率提高第51-53页
        4.4.3 各类保障覆盖率有待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第53-55页
        4.4.4 资金、技术等“硬件”因素影响农民创业第55页
    4.5 乡风文明的感知情况第55-59页
        4.5.1 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形式单一第55-56页
        4.5.2 不文明现象分类特征明显第56-57页
        4.5.3 社区治安状况良好第57-59页
    4.6 村容整洁的感知情况第59-66页
        4.6.1 农村化肥使用量大,使用量差距明显第59页
        4.6.2 限制秸秆焚烧成效显著,后续影响仍值得关注第59-61页
        4.6.3 农民对周围环境满意度良好,但污染源仍存在第61-63页
        4.6.4 农村厕所改造成效显著,对环境问题关注度提高第63-64页
        4.6.5 工业企业对村民影响较大,污染来源较为集中第64-66页
    4.7 管理民主的感知情况第66-68页
        4.7.1 农民对村级领导班子评价一般第66-67页
        4.7.2 农民参与环境监督积极性较高第67-68页
    4.8 建设认知的感知情况第68-78页
        4.8.1 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内容了解不深第68-69页
        4.8.2 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持肯定态度第69-70页
        4.8.3 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变化最大第70-72页
        4.8.4 村容村貌最“受关注”第72-73页
        4.8.5 政府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第73-74页
        4.8.6 建设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第74-78页
    4.9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五章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公众感知的区域差异分析第81-100页
    5.1 对规划科学的感知差异第81-82页
    5.2 对生产发展的感知差异第82页
    5.3 对生活宽裕的感知差异第82-85页
        5.3.1 基础设施感知差异第82-83页
        5.3.2 生活能源感知差异第83-84页
        5.3.3 收入来源感知差异第84-85页
    5.4 对乡风文明的感知差异第85-87页
        5.4.1 治安状况感知差异第85页
        5.4.2 业余文化生活感知差异第85-86页
        5.4.3 日常所遇行为感知差异第86-87页
    5.5 对村容整洁的感知差异第87-91页
        5.5.1 化肥使用,秸秆焚烧和环境感知差异第87-90页
        5.5.2 厕所整改感知差异第90页
        5.5.3 农村工业企业感知差异第90-91页
    5.6 对建设认知的感知差异第91-92页
    5.7 建设认知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第92-98页
        5.7.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第92-93页
        5.7.2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第93-98页
    5.8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六章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公众感知的政策建议第100-105页
    6.1 因地制宜,构建科学发展模式第100-101页
    6.2 寻找和落实生产发展的增长点第101页
    6.3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第101-103页
    6.4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103页
    6.5 构建长效民主管理机制第103-10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9页
    7.1 结论与创新第105-107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5页
附录第115-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KAL1基因与胰岛分泌功能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韩国新闻翻译报告--以标题翻译和长定语翻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