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点云的叶面积指数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冠层参数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1.2.1 常见冠层结构参数 | 第10-11页 |
| 1.2.2 冠层结构参数获取方法研究 | 第11-13页 |
| 1.2.3 常见冠层参数获取仪器 | 第13-14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1.3.1 项目来源 | 第14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林分叶面积指数 | 第17-28页 |
| 2.1 使用仪器 | 第17-18页 |
| 2.2 林分数据枝干分离 | 第18-21页 |
| 2.2.1 平面图像的枝干分离 | 第18-20页 |
| 2.2.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树木器官分类 | 第20-21页 |
| 2.3 树木点云数据的非线性投影 | 第21-23页 |
| 2.3.1 点云数据的上半球压缩 | 第21页 |
| 2.3.2 Lambert方位角等面积投影 | 第21-22页 |
| 2.3.3 球极平面投影 | 第22-23页 |
| 2.4 孔隙度提取 | 第23页 |
| 2.5 冠层参数反演 | 第23-25页 |
| 2.5.1 Beer-Lambert定律 | 第23-24页 |
| 2.5.2 叶倾角分布函数 | 第24-25页 |
| 2.5.3 投影函数 | 第25页 |
| 2.6 平均叶倾角与叶面积指数 | 第25-26页 |
| 2.6.1 单角度方法 | 第25页 |
| 2.6.2 直线拟合法 | 第25-26页 |
| 2.6.3 Miller公式法 | 第26页 |
| 2.6.4 迭代反演法 | 第26页 |
| 2.7 丛生指数 | 第26-27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叶片分离研究 | 第28-34页 |
| 3.1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3.1.1 格点规整化 | 第28-29页 |
| 3.1.2 去噪处理 | 第29页 |
| 3.2 叶脉提取 | 第29-30页 |
| 3.2.1 叶片曲面模型 | 第29-30页 |
| 3.2.2 叶脉模型 | 第30页 |
| 3.3 叶脉聚类 | 第30-31页 |
| 3.3.1 基于距离的叶脉聚类算法 | 第30页 |
| 3.3.2 基于密度的叶脉聚类算法 | 第30-31页 |
| 3.3.3 基于层次的叶脉聚类算法 | 第31页 |
| 3.4 叶片分离 | 第31-32页 |
| 3.4.1 分水岭算法 | 第31-32页 |
| 3.4.2 基于三维分水岭算法的叶片分离 | 第32页 |
| 3.5 基于三角剖分的叶面积计算 | 第32-33页 |
| 3.6 方格叶面积密度模型 | 第33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分析 | 第34-51页 |
| 4.1 林分叶面积指数研究 | 第34-42页 |
| 4.1.1 半球摄影法部分 | 第34-38页 |
| 4.1.2 三维激光点云部分 | 第38-42页 |
| 4.2 叶片分离研究 | 第42-49页 |
| 4.2.1 叶脉提取 | 第43-44页 |
| 4.2.2 叶脉聚类 | 第44-45页 |
| 4.2.3 叶片分离 | 第45-47页 |
| 4.2.4 叶面积计算 | 第47-4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